五律(三) | 德州籍著名诗人李葆国诗词选

作者李葆国

初到唐布拉

翠峰衔白雪,知是到伊犁。

川野柔如缎,烟霞碧似缇。

牧群时入画,毡帐每临溪。

绮梦随云远,泉声散马蹄。

机场遐想

大鸟何温驯,卓然知惠群。

有承追日月,无悔触风云。

羽梦托双翼,安危系一身。

扶摇汇同德,戮力报乾坤。


谒虞姬墓园

何处可相亲,千秋虞美人。

疏狂凭笑傲,慷慨抱天真。

生则扶鼎鼐,死犹惊鬼神。

一挥辞陔下,无愧女儿身。


镜  子

一路磨风雨,菱花逐月残。

晴生耳畔暖,红退桂边寒。

气补诗书厚,韵和天地宽。

欲寻真面目,还向此中看。


再上古崖居

崖上有民迹,缘何没乱荆?

断溪侵羽杳,层穴抚尘轻。

片石无完卵,弹丸难再生。

秋风曾几度,吹散马蹄声。


谒千寿岭八百年老榆树

人在白云外,欣逢寿木青。

深山霜驿路,斜月酒旗亭。

无意询千古,有心分渭泾。

但将赤子梦,诉与老榆听。


夜宿云湖源博园二首

车驻斜阳暮,人回蓬岛中。

层楼浮影淡,长榭曳形空。

应许波摇月,会当梦抚风。

几声蛙鼓远,一夜客灯红。


夕阳偕友至,一水绕楼新。

波静楚天远,岫高王气存。

闲亭空待月,悬榻喜留宾。

行到竹篱畔,湖灯犹照人。


贺伯农先生八十大寿

及文集出版步淼会长韵

秋来数文藻,鸿雁满回堂。

依旧九如笔,曾怀百转肠。

长安有泾渭,老剑敛锋芒。

天下本无事,一杯舒慨慷。


宿州夜宴适尝

港客远来霸王荔枝

为寻原上句,结队到徐南。

城证荣枯事,诗从蕴藉谈。

传杯已过九,祝福未离三。

更是飞来荔,凭增徽酒甘。



李葆国小传

李葆国,字塬村,1952年生,武城人,出身于山东省优秀教育世家。中华诗词学会学术部原副主任,教育部颁布的《中华通韵》研制组执笔人,现任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诗人之家常务副主任,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高研班导师,中华诗词学会《吟苑英华》《中华诗词文库》《中华诗词存稿》编辑,著有《石桥轩吟稿》两部。

李葆国之家族诗书传家,其伯祖父李鸿渐、祖父李鸿庥、父亲李尚中两代三人合著有《听春雨楼诗文集》。

李鸿渐(1883-1939),1905年,与其弟鸿庥一同考入山东省优级师范学堂,后共同留校任教。曾任省立五中教务长、一中校长、省财政厅佥事、山东省临时议员等职。1935年因不满时局辞职回籍,著有《金陵杂咏未定稿》手抄本等书存世(见《武城县志》)。

李鸿庥(1885-1955),历任省立一师、三师、二中教师、教务长、校长等职,献身教育近30年,为早期山东正谊中学捐款办校人之一,山东教育图书社发起人和股东。七七事变后,不事敌伪,回乡执教私学,悬壶乡里。1950年曾出任山东文史馆馆员,翌年因病还乡,1955年病逝,著有《东瀛游记》等作品(见《武城县志》)。

李尚中,中共党员,离休干部,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未了轩吟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特约编辑|王淑芬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