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从德州“吨半粮”读懂“国之大者”



孙经才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德州市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启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创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为推动粮食安全作出德州贡献。

今年以来,中央级媒体多次报道德州“吨半粮”,这背后离不开德州市立足全局,科学谋划,综合统筹推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

那么德州“吨半粮”的秘诀是什么?重点是四句话,解决四个问题。

坚持“书记抓粮”,解决“怎么抓粮”的问题。建立“书记抓粮”、党政同责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将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首位责任放在粮食安全上。村抓样板田、镇抓示范方、县抓高产片、市抓核心区,真正把“指挥田”当成“责任田”,抓成“样板田”。

突出科技增粮,解决“怎么种好粮”的问题。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耕地地力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落实统一供种、统一深耕、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统一管理模式“六统一”技术,推进良种、良田、良法、良技、良机、良网深度融合。

强化政策稳粮,解决“长效兴粮”的问题。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吨半粮”创建,每个县每年至少配套1000万元。落实市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补贴资金584.1万元,在上级补贴200元/亩的基础上,市县财政再补贴100元……同时市级组织开展粮王大赛,奖励种粮大户,让种粮“既有收益、又有荣誉”。

推进适度规模种粮,解决“谁来种粮”的问题。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每年投入扶持资金6000万元以上,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构建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吨半粮”服务体系。

德州在“吨半粮”建设中将“藏粮于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一体推进,引向纵深,让德州乡村振兴底色更亮、成色更足,为“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临邑县委组织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