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县:“范不着”代表工作室成为调解“金钥匙”

庆云县把发挥代表作用作为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总抓手,以县人大代表、“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范书明为带头人,把在法律方面的行家里手的代表组织起来,成立“范不着”人大代表工作室。围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一些矛盾点、民生事,以地域人文为背景、从法律层面进行释疑解惑、化解纠纷,在基层诉源治理、回应群众需求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可以说,小小工作室承载了大任务、汇聚了大民意、助推了大治理。

将阵地建设融入代表履职舞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庆云县人大围绕“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这个主题,积极促进代表履职,组建了代表调解队伍,同时,打造了高标准的“范不着”人大代表工作室,将阵地建设融入代表履职舞台。工作室带头人、县人大代表范书明是一位退休教师、也是一名法律爱好者,多年来从事群众矛盾调解工作。他的口头语是“都是小事,乡里乡间的犯不着……”时间久了,群众都亲切地喊他“范不着”,由此,工作室署名“范不着”人大代表工作室。该履职阵地建筑面积300㎡,骨干成员12人,目前已形成规范的工作机制。工作室以“心心相印、幸福祥园”为服务理念,设计了“心·园”人大代表专属服务标志,让群众有事进“家”来,一“站”解难题,一年接待群众达1000余人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件。在工作中,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朝夕相处,唠家常、化心结,调解结果与法律、情理相交融,架起了多方畅通的“连心桥”,成为代表与人民群众议事协商、化解矛盾的温馨家园。一大批合同纠纷、民间借贷、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等矛盾纠纷有效地化解在诉前,成为理顺群众情绪的“润滑剂”。

将枫桥经验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庆云县不断创新代表履职工作,积极推进“范不着”人大代表工作室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实施调解工作前置,探索建立“一网三联、三融四治”参与社会治理模式,将人大代表编入网格,直接联系网格内网格员、公益岗、党员和选民,第一时间获取“原汁原味”的问题建议和司法诉求。同时,将代表工作融入信访、12345热线、政务大厅等社情民意主渠道,并以法治、微治、智治、共治“四治”模式,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县的社情民意“搜集网”,确保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能够第一时间知晓、了解、解决,努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2023年来,线上线下收集意见建议共计1000余条,解决各类民生实事300余件。可以说,“范不着”代表工作室已成为县域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一支生动力量。

将矛盾调解融入基层立法征集

“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针对当前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司法需求,庆云县将矛盾调解与立法意见征集、普法、法援等工作充分融合,“范不着”人大代表工作室设有立法征求意见箱,并组建了立法信息联络员队伍,同时,设计了征求意见建议小程序,让法律回应群众的想法、期盼、问题,让民意搭上立法“直通车”,让代表活动坐上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2023年2月,依托“范不着”人大代表工作室,德州市人大常委会设立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实现了政策决议与百姓呼声民意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通过建立人大代表工作室,有力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真正让“群众的呼声”变成“代表行动的哨声”,也在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中彰显了代表更大作为,写就了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大文章。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徐金钟 编辑|王子梁辰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