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有了服务驿站!天衢新区三级同向发力稳就业保民生

“什么企业招聘,具体有啥岗位,是否跟自己匹配?搞清楚这些信息,对找工作帮助特别大。”陈青今年48岁,对于常年打零工的他来说,天衢新区开通的“人社智慧云平台”求职小程序,帮他解了大难题。

“人社智慧云平台”是天衢新区零工市场打造的求职小程序,3个月前,该市场揭牌成立,市场每周组织“人才大集”,不定期举办招聘会,并借助线上程序,为求职者及用工单位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市场已登记企业200余家、求职人员865名、促成就业意向450余人次。

今年以来,全区健全政策体系,重点靶向发力稳就业创业,多措并举保民生、优服务,目前,实现了三级就业服务圈全覆盖。以零工市场为例,全区以打造的“人社智慧云平台”为基础,创新开发了“小灵蜂”零工市场网络程序,还创建了基层就业服务驿站,从区延伸至了镇、社区(村)。驿站免费为求职者提供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和人才交流服务,涉及电工、家政保育等多个领域,今年以来,已帮助21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有了三级就业服务圈,新区开始着力探索就业新模式,校企产教融合便是典型案例。目前,全区3所技工学校与京津冀大中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创办校企合作“订单班”,推动校企产教融合,累计输送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方面人才2000余人。德州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培养的“订单班”学生多分布在大众、奥迪、宝马、奔驰等高端汽车品牌经销店,平均月薪8000元以上,“在校期间,一线讲师走进课堂授课,还可去企业实践课堂内容,我们在校就已做好就业准备。”叶茂盛是2023届“订单班”毕业生,刚参加工作的他对现在生活很满意。

最近,京津冀职业技能发展联盟德州走四方高级技工学校实训基地揭牌。“我们将就业重心前移,深化校企合作,通过与优质企业合作‘订单班’,帮助学生开启职业生涯。”区社会事务管理部副部长杨玉红说。

新区还发布10余项高端人才入驻激励政策,聚力招才引智,支持企业建设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吸引高端人才来新区就业创业。前不久,全区组织“青年博士德州行“走进天衢新区观摩活动,活动创新实施“现场出题、领题攻关”模式,共吸引高层次人才与新区企业达成合作20余项,其中,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克印博士团队与景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强强联合,达成了滤布产品节能降耗的合作,颇具代表性,“新区就像我第二个家,受优渥营商环境和创业政策感召,我打算将研发项目落户在这里。”刘克印说。

“新区成立后,我们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创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创业。”杨玉红说,通过构建创业就业新生态,以促经济之稳、社会之稳、人心之稳,服务新区高质量发展。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刘潇 通讯员|石红红 张长存

审核|李榕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