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报读图 | 小蛐蛐“唱响”致富曲

宁津蟋蟀历史悠久,有“中华蟋蟀第一县”的美誉。眼下正值蟋蟀生长期,来自全国各地的蟋蟀爱好者来到宁津,赏斗蟋、观美景、品美食,田间地头、集市村头的斗蟋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活动。

△团队成员集结,准备开始捉蟋蟀

△地头换装,做好准备

△深入田间,开始捉蟋蟀

宁津县柴胡店镇小艾村有着30多年的捉蟋蟀历史,每到秋天参与捉蟋蟀卖蟋蟀活动的村民近60%。他们主要在柴胡店、尤集、孟集一带捉蟋蟀,因为这一带黑土地较多,这种地含有适宜蟋蟀生长的矿物质,出产的蟋蟀战斗力强。这片土地是繁衍中华斗蟀的摇篮,是出名虫的风水宝地。

△团队负责人王海龙率先捕捉到一只品相好的蟋蟀

△交流鉴定刚捉到的蟋蟀

△夜间捉蟋蟀活动吸引了自媒体跟拍

每年立秋以后,随着气候、土壤、水分的变化,迎来了宁津蟋蟀的生长关键期,小艾村的能手王海龙抓住这个有利节点,每天吃完晚饭,带领10人团队进入玉米地里,寻找品相上乘、战斗力强的蟋蟀,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来增加收入。团队合作有利于捕捉蟋蟀,且便于蟋蟀的鉴定分类。他们捉蟋蟀一般持续凌晨两点多结束,有的外地客户一早3点就会堵家门口,求购上好的野生蟋蟀。

△一个人一夜收获蟋蟀几十只

△给客户在网上选好的蟋蟀做好标记

△将客户选好的蟋蟀,装入放好食物、消毒好的竹筒内,准备发快递

王海龙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带领家人销售电梯配件,每年秋季又带领家人和村里伙伴一起捉蟋蟀。近20年通过和蟋蟀打交道,现已成为圈内小有名气的鉴定专家,很多人捉到蟋蟀都让他给鉴定估价。在不影响销售电梯配件业务的前提下,他每年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捉蟋蟀。晚上捉,白天稍息后将品相好、战斗力强的编号分类后用手机录制短视频,发到客户群,外地客户选好后,他随即联系快递发货,剩下的蟋蟀再拿到集市上去卖。他前几天捉的一只卖了3000元,一家人非常高兴。

△凌晨3点,宁津尤集蟋蟀交易市场就开始了交易活动

△蟋蟀专家给鉴定、估价

△交易成功

捉蟋蟀,已成为小艾村村民致富的又一条路,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丰富了生活。

△尤集蟋蟀交易市场在凌晨3点到上午10点热闹非凡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德报签约摄影师刘克政 编辑|王子梁辰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