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集 | 逛大集、斗蟋蟀、品美食!宁津:“非遗”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9月16日上午,德州市非遗文化节暨第九届中国(宁津)蟋蟀文化博览会在宁津县德百杂技蟋蟀谷举行。博览会为期两天,共有60家非遗企业参展。开幕式上,体现非遗文化的《蟋斗天地》《秋水长天》等节目精彩纷呈,值得关注的是,独具特色的蟋蟀元素贯穿整个非遗文化节,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

德州市非遗文化节暨第九届中国(宁津)蟋蟀文化博览会由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宁津县委、县政府主办,以“畅享缤纷非遗 传承非遗文化”为主题,以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为主要内容,打造黄河大集·非遗大集。

整个非遗展区面积1000平方米,共分八大展区,分别是食品展区、工艺品展区、剪纸展区、黑陶棠湖埙展区、蟋蟀罐展区、酒品展区、农副产品展区、互动体验区等,德州扒鸡、德州窑红绿彩、大柳面、长官包子、麦秸画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展。活动期间,游客可以现场体验剪纸、烙画、陶艺、蛐蛐罐等制作过程。

宁津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齐鲁燕赵文化交汇之地,孕育和创造出了蟋蟀文化、杂技文化、剪纸文化、美食文化、戏曲文化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津县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化先进县”,是“中国民间艺术(杂技)之乡”“中华蟋蟀第一县”。截至目前,宁津县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4项,市级15项,县级43项。据悉,为了传承和保护宁津蟋蟀文化,宁津县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蟋蟀文博馆和宁津德百杂技蟋蟀谷等独具蟋蟀文化内涵的场所。此外,宁津县迄今连续举办了8届中国(宁津)蟋蟀文化博览会和10届斗蟋比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次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德州市、宁津县的非遗文化,也是对宁津蟋蟀文化品牌的进一步推介。宁津蟋蟀个头大、皮色好,有顽强的斗性和耐力,在各类斗蟋比赛中频频获奖,是宁津非遗文化的金字招牌。”宁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海东说。

近年来,宁津县将非遗保护传承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构建了集非遗文化挖掘保护、创新开发、市场推广、技艺传承、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为一体的宁津“活力非遗”新业态。以蟋蟀为例,每逢8月上旬到10月下旬,是蟋蟀市场的繁荣时期,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河北、上海、江苏等10余个省市的数万客商来到宁津。

目前,宁津县已形成宁津德百杂技蟋蟀谷、县城东关、孟集、尤集、柴胡店和保店铁庄等6处大型蟋蟀交易市场,形成了陈家、尤集等80多个“蟋蟀”专业村。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蟋蟀交易市场的日交易人次可达2万人,日交易额300万元以上,年交易额3亿元左右。蟋蟀市场的繁荣也极大带动了宁津县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蟋蟀用具等10多个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4.5万余人就业。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杨戈 通讯员|孟娟 杨瑞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