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墨重彩绘“丰”景——德州市农业农村工作综述

秋高气爽,漫野金黄!

一张丰收的答卷写在德州广袤的大地上!

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立足全市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继续高擎“粮食安全、食品名市、城乡融合”三面大旗,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吨半粮”创建在去年首战告捷的基础上,今年小麦再获丰收,实现“吨半粮”创建夏季目标。“食品名市”创建稳步推进,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全面启动;“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建设和“七大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德州味”品牌进一步叫响;“双镇百村”建设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多项工作在“走在前、开新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出许多标志性成果,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崭新画卷正在德州万里田畴上徐徐展开。

稳定粮食生产 端牢中国饭碗

6月9日,平原县鲁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号农场里,机声隆隆,麦浪滚滚,开启了今年我市小麦大面积收获的序幕。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系统集成改革破解粮食增产瓶颈,全力推进“吨半粮”创建。坚持“书记抓粮、党政同责”,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持“收储运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

目前,德州已建成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吨半粮”创建的组织体系。成功创建全省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试点县5个,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77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1%以上,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93.6%。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全国首批整地市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未来3至5年,主要是对已建高标准农田的改造提升。全市初步形成小麦科技支撑体系,省里制定了《科技支撑德州“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方案》,成立了专家指导组;市里也成立了工作督导组和技术指导组,建立专家联系点制度。吨半粮创建“六大工程”“六统一”技术集成全市推广。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吨半粮”创建“德州模式”。《小麦玉米“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已于今年4月12日发布实施;《小麦玉米周年产能实施规范系列标准》获山东省地方标准立项支持。目前,德州小麦、玉米机收使用率达99%以上。小麦机收损失率降低1个百分点,相当于全市增收粮食7600余万斤。近年来,我市争取上级无偿资金1.07亿元,实施绿色储粮工程,全市新扩建和升级改造地方储备粮库仓容31万吨,实现粮食减损、降耗、保鲜。

据统计,今年全市夏粮实现了单产、面积、总产“三增”。麦收时节,由全国农技中心牵头实施了全市“吨半粮”创建核心区小麦产量复测和“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暨2023年粮王大赛小麦季产量实打。复测样点390个,核心区超过九成地块产量超过650公斤/亩,实现“吨半粮”创建夏季目标。今年6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连续19次聚焦德州“三夏”,多频道多栏目高频次报道德州经验。

克服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完成夏玉米播种786.92万亩,较去年增加9.1万亩;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39.95万亩,超出省定任务14%。

除了粮食之外,德州发挥“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作用,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显著增强,确保了“米袋子”“菜篮子”稳定供应,让中国人的饭碗盛满中国粮。据统计,二季度肉蛋奶总产量70.54万吨,同比增长3.37%。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4.22万头,同比增长9.02%,生猪规模场保有量981家;生猪存栏297.9万头,同比增长6.02%,出栏244.95万头;牛存栏36.02万头,出栏15.96万头,同比增长2.45%;羊存栏87.12万只,同比增长7.13%,出栏70.95万只,同比增长5.18%;家禽存栏5304.77万只,同比增长5.67%,出栏6737.96万只;禽蛋产量22.19万吨,同比增长1.65%。今年蔬菜行情好于往年,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同期正常水平,据行业统计,1-6月蔬菜播种面积66.4万亩、产量28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16%和0.26%;水产品总产量2.5万吨,同比增长4.63%。

建园区创品牌 打造“食品名市”

“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推出‘德州味’农产品品牌,打造‘食品名市’,是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强力引擎。”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丰勇对记者说。

“食品名市”建设稳步推进。“一区多园”产业平台初步形成。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续建和新开工项目5个,年度计划投资11.35亿元,已完成投资5.73亿元。同福集团一二三产融合项目、航天全豆豆浆项目、中国—白俄罗斯液体无菌包装项目、中核辐照项目等4个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43.9亿元。新包装专项债项目4个,总投资60.66亿,其中,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入库。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德州分中心、青岛农业大学农产品深加工与安全现代产业学院项目已签约。成功举办中国(德州)“食品名市”建设推介会,邀请农业食品领域头部企业、院士专家和省以上主流媒体共计300余人到园区观摩对接。15个县级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双招双引工作有序展开,入园企业达84家,上半年实现营收139.4亿元,完成投资22.6亿元。成功举办中国(德州)“食品名市”建设推介会,邀请农业食品领域头部企业、院士专家和省以上主流媒体共计300余人到园区观摩对接、共谋合作。累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家、省级10家,均居全省第2位。

龙头企业引进培育成效明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0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74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上半年,累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800余批次,抽检合格率98.5%以上;全市共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8.3万张,带证上市农产品达6.2万吨,为“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奠定良好基础。积极推进武城县整县创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试点县建设。

“德州味”品牌进一步叫响。已完成4批“德州味”授权企业认证,总数达到103家,涉及产品200余种。基本形成了以“德州味”品牌为引领、12个县市区品牌为核心、企业品牌为支撑的“1+12+N”的品牌发展格局。4月8日,在德州成功举办第二届“德州味”优质农产品展销会;6月2至4日,在青岛成功举办中国·德州“德州味”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各县市区251家企业参展,总计展出农产品2100余种,多家专业采购商现场对接,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食品加工产业链建设有力推进。今年以来,全市纳统规上食品加工企业28家,总数达到262家。35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技改项目)完成投资突破30亿元。联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青岛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德州学院等国内外食品领域知名高校,筹建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德州市食品加工产业创新应用研究院”。

建设“双镇百村” 推进城乡融合

“被列为全市中心镇以来,我们立足中心镇建设,加快提升城镇能级,锚定人口集聚、功能完善、产业发展三大方向,统筹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协调发展,推进商贸物流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强基、城镇扩容提质三大工程,构筑起‘北商中工南集聚’发展格局。”庆云县尚堂镇党委书记南照龙介绍说。

“双镇百村”建设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启动一年半来初见成效。市、县均高规格成立“双镇百村”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开展“强企助强镇、百企帮百村、部门联双镇”助力“双镇百村”建设行动的实施方案》,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根据“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和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编)修改完善各县市区“双镇百村”规划。每季度组织一次现场调研,督导考核“双镇百村”建设工作,今年已召开“双镇百村”现场观摩会2次。

以项目建设带动中心镇发展,初步形成了齐河祝阿文旅产业、武城鲁权屯中央空调产业、乐陵铁营化工产业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双镇百村”新谋划重点项目639个、总投资618亿元,极大促进了特色产业提升、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完善。

推进县镇同权改革,10个中心镇挂牌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分局,辐射周边49个乡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40%。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召开全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暨选派金融干部到镇街挂职启动会议,选派30名金融干部到中心镇、特色镇挂职“金融副镇长”试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现场检查,实地检查自然村378个,完成两轮人居环境检查评比,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检查通报2期,以点带面推进农村环境持续改善。

农村改革激活力 项目招引增动力

今年以来,我市以创建“国家农村集成改革实验区”为抓手,实现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服务“双轮驱动”。持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市累计发展种粮大户4466个,发展家庭农场9407家,发展农民合作社1.48万家,发展联合社235家。开展“千员带万社”行动,构建市县乡三级指导、扶持和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工作体系,全市发展辅导员814名。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844家。

探索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农带农服务平台、指导员和信息员2支队伍、产业化联合体组成的“4+2+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联农带农模式,统筹协调产、加、销各环节,实现粮食生产全链条闭环服务,促进节本、增效、增收。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积极争取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试点,指导各县(市、区)建立健全“六有”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机构。目前,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总量累计达1.68万宗、涉及金额17.22亿元。

项目招引和对上争取取得新成效。截至6月底,共储备项目26个,其中在建17个,新开工9个。项目总投资35.6亿元,预计2023年底可完成投资15.8亿元。齐河县“万亩方田·黄河水乡”示范区、陵城区糜镇示范区获批开展第二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工作,各争取上级资金1000万元。2020年批准创建的武城县、平原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省级核查认定,每县给予1500万元资金补助。齐河县成功入选2023年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拟督查激励公示名单,奖励资金2000万元。我市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争创国家级整市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乐陵市、平原县圆满通过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验收,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的小麦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议在我市举办。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宋延涛 通讯员|孙立 编辑|刘春杨
审核|宋延涛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