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合力“外贸马车”行稳致远——我市打好高质量发展攻坚战系列综述之六

8月4日,2023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在我市开幕,会议期间举行黄河-湄公河对话会。记者 刘振兴 摄

□本报记者 唐晓颖 本报通讯员 吴旭东 刘海军 马俊良

日前,德州海关公布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情况:进出口总值达479.2亿元,同比增长17.4%,进出口增速位列全省第4位,较全省增速高14.9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304.1亿元。特别是出口货值391.6亿元,同比增长24.6%。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今年以来我市外贸部门严格落实市委“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年”任务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打造开放平台上强力突破;企业苦练内功,紧抓RCEP生效机遇开拓市场,不断做大“朋友圈”。

走出去迎进来东盟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10月28日,在位于庆云县的君创锁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忙着生产发往越南的订单产品。“全县60余家出口企业中,与东盟市场有业务往来的占到70%。我们认真落实上级相关扶持政策,对参加国际展会、申报国际专利保护、进军国际商贸平台的外贸企业给予补贴,同时根据企业外贸出口额度给予一定数额的返还补助,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庆云县商务局局长侯德贵介绍。

德州和东盟虽相隔千山万水,但合作由来已久。近年来,我市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支点城市为目标,围绕畅通贸易、促进投资等重点领域,不断深化与东盟交流合作。成立了德州市对接东盟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德州市对接东盟五年行动计划,细化对接东盟工作任务目标,在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等12个方面推出精准务实的措施。

“东盟国家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九成企业是中小企业,对先进设备、创新技术需求旺盛。德州产业基础良好、要素齐备,高端装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产业加速崛起,双方经济互补性强、产业契合度高,合作空间巨大。”市工信局局长孙洪昌表示。基于此,今年5月中旬,市政府率领26家企业组成的代表团,赴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开展经贸对接活动,达成初步合作意向52项,意向金额超10亿美元。

走出去,增强了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迎进来,打开了德州经济接轨国际的窗口。

5月18日,“东盟投资推介会——走进德州”活动举行,12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通过此次活动,我们镇与菲律宾卡修斯家具贸易公司达成合作,总投资2200万美元的家具及五金制品生产基地项目成功签约。”宁津县时集镇副镇长彭万刚说。

8月4日,2023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在我市成功举办,中国-东盟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德州)、百仕达地标之都-东盟馆揭牌,德州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

据统计,目前已有28家东盟企业在德州投资,我市在东盟也设有8家境外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德州对东盟进出口总值达96.5亿元,同比增长53.5%,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8.2个百分点,东盟成为我市第一大贸易伙伴。

优化服务畅通渠道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RCEP是当前覆盖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由东盟十国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自去年1月1日生效后,给德州进出口企业带来了诸多红利。优麦化学(山东)有限公司常年从日本进口化工原材料,RCEP生效后,企业税率从6.5%降至6.1%,不仅减少了近10万元成本,还提升了采购灵活性。对货物通关提速,雪榕之花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魏善竹感受颇深:“我们企业主要出口金针菇等食用菌,产品属易腐类,之前货物通关至少需要1天时间,借助RCEP,我们仅用两个多小时就拿到了通关单,太方便了。”

如何引导企业用好优惠政策,加强与RCEP成员的经贸合作,考验着我市外贸部门的谋划力和执行力。他们优化服务,持续加大对重点企业、行业的政策推介力度,对具有优势的钢铁、化工、食品、医药、纺织、半导体等6个重点产业,指导企业合理利用关税优惠开拓RCEP市场;全面对接RCEP经贸投资、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规则,深化“一次办好”改革,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德州海关成立了重点进出口企业“一对一”帮扶小组,提供RCEP享惠方案设计等定制化服务,及时解决企业与RCEP国家贸易中遇到的问题。市商务局组织专题培训,鼓励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RCEP区域(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等展洽活动,助企开拓RCEP区域市场。我市税务部门积极开展出口退税服务,加快审批进度、简化退税流程,正常出口退税业务实现了“当日申报、当日退税”。

10月27日,在山东济铁平原物流园,两台大型起重机正紧张有序地将集装箱整齐码放到“平原号”货运班列上,班列将经过俄罗斯直抵欧洲腹地。钜邦物流平原公司现场管理员王兆祥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作业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公司通过‘平原号’班列发送660个集装箱、共16万吨货物。”

为放大德州物流优势,内陆港海关监管场站项目正在山东济铁平原物流园加快建设。“项目投用后,将改变德州没有铁路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现状,出口企业可通过海铁联运模式与青岛港连接,进而推动港口功能延伸至内陆,提升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德州海关关长田忠承介绍。

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德州企业进出口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1478家,同比增加11.5%。

强内功抓机遇企业“出海”之路越走越宽

在泰山人造草坪产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一颗颗3毫米左右大小的色母粒经过拉丝、编织、背胶固定成型等工序后,“变身”为一卷卷人造草坪销往全球。“我们凭借40项国家专利,把人造草‘种’进了121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占企业总出口额的40%。”乐陵泰山人造草坪产业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经理李玉忠介绍。

泰山人造草坪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华理泰山体育新材料研发中心,聘请海内外专家组建科研团队,致力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及新产品研发。他们根据市场用户多元化需求,创新推出了免填充草坪、100%可回收草坪、负离子草坪等新产品。

与泰山人造草坪公司一样,我市众多出口企业抓住“一带一路”倡议、RCEP生效等机遇练好内功,“出海”之路越走越宽。

“面对外需减弱、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不利因素,我们坚持质量提升和产品创新两手抓。截至9月末,公司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酸、环己酮等传统产品出口量稳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品出口量快速增长。”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经理王红斌说。

作为我市出口龙头企业,华鲁恒升今年实施了高端溶剂、30万吨/年二元酸、尼龙66高端新材料等重点项目,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两新”产业链延伸拓展,高端化工产品占比大幅提高。在做强优势产品的同时,他们全方位布局国际市场。一方面巩固、深耕传统市场,加强客户走访,加大企业宣传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潜力市场,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赢得市场话语权。

截至9月末,我市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43.9亿元,增长35.3%;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155.9亿元,增长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