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治水,镌刻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必胜信念


□于东钧

我们经常会在沙滩上(或是水边)看见这样的相似的一幕,几个小朋友,手中拿着工具小铲、小水桶等,在沙滩上挖沙子,挖出一条条的水渠。然后用小桶盛来水倒在水渠里面,让它从高处向低处流,最终流回到了海里(水里)。成年人看到这一幕,想到的也许只是自己曾经拥有、现在却已经失去的童年。但我们更应该想到,小孩子的游戏中其实隐含着华夏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个财富是一种镌刻在思想深处的治水情节和战则必胜的信念,是一种永不服输的抗争精神。这个精神,我们称为“大禹治水”的精神。

大禹治水的传说距今,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有很多故事版本。总的说来,留给华夏子孙后代的,一个是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二是无畏困难、长期坚持斗争的精神,三是把握规律、因势利导找到办法的创新精神。

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

在外国的历史上也有很多洪灾记载,例如吉尔伽美什和诺亚方舟的故事,大洪水是世界诸多民族远古传说中共有的成分。但是,像中国历史上这样记载着治理洪水的并不多见。比如说,外国人遇到洪灾,他们是乘着什么方舟逃离了这个地方,而不是去治水。他们选择的是逃避。而我们中国人,我们的祖先是迎难而上,去把他治理好,去让洪水顺服。据考证,黄河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有过一次大变道,由东流(现在的山东入海)转为北流(现在的河北、天津一带入海)。这次洪水泛滥影响到黄河中下游诸多互不相干的氏族部落,例如在山东北部比较有名的就有有穷氏族和有鬲氏族,治水需要一个诸族听命的中央权力来指导,于是鲧、禹被举荐。令人遗憾的是,鲧的治水九年并没有成功,但鲧的儿子禹接过了父亲的大旗,号召当时的黄河中下游各个氏族部落团结一心,克服种种困难,终于使滔天洪水顺利归海。治水涉及当时的几乎整个中国,没有整体协作,治水是不可想象的工程。这些氏族部落为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消除水患、建设家园,团结在一起,相互支持配合、分工协作,这次大水也让本来互不相干的部落联合了起来,形成了坚强有力的中华民族的前身。

无畏困难、长期坚持斗争的精神

汉画像中的大禹形象

据传说,大禹出生在西羌(今甘肃、宁夏一带)随父亲鲧来到今河南登封一带,被尧封为夏伯或夏禹,也就是说在当时,作为治理洪水的最高领导人的大禹并不是本地人,在当时那种语言不通、交通不畅、工具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大禹是如何团结带领各个氏族部落一起克服困难、共同奋斗的呢?无疑是以身作则的大无畏精神。据传,大禹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躬亲劳苦,手执工具,与下民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大禹治水一共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他带领着伯益、后稷等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为了寻找治理水患的办法走遍了当时中国大地的山山水水、丘陵沟壑,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十三年,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可谓不漫长,为了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更难能可贵是执着的信念。在治水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他的随从有半途退出的,也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但大禹并没有退缩,他的父亲鲧九年治水无果,他就坚持十三年终成正果。正是在他的坚持下、带领下,咆哮的洪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烂泥滩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把握规律、因势利导找到办法的创新精神

自然灾害一直是危害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患,从上古时期到现在,与自然灾害做斗争始终是各个时期生产生活重要内容。大禹率领民众,与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关键就在于他能够通过不断的调研观察,找到水流的规律从而找到治水的方法。据考究,大禹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分为九个州。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然后他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数十座,治山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更是留下了“禹疏九河”的故事,据说,太史、复釜、胡苏、徒骇、钩盘、鬲津、马颊、简、洁等九河就是就是大禹带领民众开挖疏通而成。九条河流均在黄河下游(即今河北、山东之间平原上)不仅成为重要的水利枢纽,更成为后来商贸往来的重要交通纽带。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变“堵”为“疏”,通过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治水的成功。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其诗《无公渡河》里写道:“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

几千年来,大禹治水一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图腾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公而忘私、创新求实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地传递。全世界的小孩子都在玩水玩沙,只有中国,玩水玩沙成长为治水治沙。因为,我们具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民族精神。

1960年2月,河南省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劈开太行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历时近十年,建设出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创造了人类治水历史上的又一个奇迹。这就是新中国的“大禹治水”精神。

山西右玉县,七十年如一日植树造林。“哪里有风哪里栽,先让局部绿起来”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用心血和汗水绿化了沙丘和荒山,绿化率由当年的百分之零点三上升到现在的百分之五十三,“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这就是新时代的“大禹治风”精神、“大禹治沙”精神。

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就一定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乐陵市委宣传部

投稿邮箱:dezhouxinyu@126.com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