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11月7日,我市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邀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刘春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杨胜志,市生态环境局综合与科技科科长王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筑节能科技与勘察设计科科长杨公进出席,介绍德州市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系统谋划,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市生态环境局成立了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落实“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领导小组,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细化责任清单,明确5项牵头任务和10项配合任务,细化目标任务,强化政治监督。截至2022年,全市PM2.5、PM10、O3、SO2、NO2浓度分别为42、78、184、11、27微克/立方米,与2019年相比,分别改善20.7%、24.2%、7.5%、26.6%、20.5%。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8,较2019年改善20.2%;优良天数比例66.8%,较2019年提升17.5个百分点。2020年至2022年我市水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6.93、5.81、5.51,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面发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开展扬尘污染防治,印发《全市扬尘治理专项攻坚行动方案》,开展全市扬尘治理异地交叉检查。大力推进工业企业减排,有序推进水泥、焦化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抓细抓实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按照县级自查、市级抽查原则,组织对全市582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654家加油站进行全面排查。多措并举开展移动源管控,今年10月,全省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推广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做好对主要河流水质的监管,加大对可能影响河流水质的污染源及潜在的污染隐患、排污口等的巡查监测力度。加大对涉水企业、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开展汛期河湖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持续做好汛中汛后河湖水质保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印发《德州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等工作。

三是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强化重点监管单位管理,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逐年调整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现场帮扶,指导重点监管单位有序推进隐患排查工作。按照省级评审指南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2020年乐陵市和齐河县祝阿镇分别获得第一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1年齐河县获评第五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乐陵市获评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武城县广运街道办获评第二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齐河县获评2021年度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2022年齐河县获第六批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成为全省第二个国家级示范创建“双命名”县,全省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现场会在我市齐河县召开并作典型发言,临邑县、庆云县同获第三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3年乐陵市和齐河县赵官镇分别获得第四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强化监管,坚决守牢环境安全底线

市生态环境系统多措并举强化应急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优化环境应急预案,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确保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够积极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联合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开展辐射安全隐患排查行动,防范化解重大环境风险。坚持以练为战,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去年以来,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先后组织和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39次,进一步检验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主动服务,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推进“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整体提升工业园区建设水平”和“倾力打造全国清洁生产审核创新模式”两个“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不断完善首席政府服务官机制,根据最新调整的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的首席政府服务官名单,将135家“四上”企业【“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等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和6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进行重新分配。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建立省、市、县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台账,指导各县(市、区)分局开通环保服务咨询绿色通道,采取主动联系、提前介入、畅通咨询渠道、强化污染物排放要素保障等措施,确保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近年来,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聚焦“生态环境美”的要求,着力加快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推进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助力打赢碧水保卫战

两个清零、一个提标指的是: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清零、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两个清零、一个提标”是省、市部署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对水生态保护意义重大。

市住建局将“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列为全市住建系统“一号工程”,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系统思维,科学谋划、强力推进,加快补齐城市建成区排水设施短板。2022年市政雨污合流管网改造298.18公里,建筑小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937个,完成量全省第一;4个县市区完成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今年,市政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完成134.4公里,完成率97.34%;完成建筑小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325个,完成率92.33%;除德城区外,其余县市区均已完成建成区清零任务,并通过了省级核验。另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率63.14%,已提前完成2025年省定60%的目标。庆云县“利用PPP模式破解城区雨污合流改造难题”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我市在全省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加强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市住建局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大气污染防治部署,全力抓好防尘抑尘各项措施落实落地,今年7月,我市在全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现场观摩活动上作典型发言。

一是层层落实防治责任。把施工扬尘防治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对各县市区月调度、季通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积极开展扬尘治理“揭榜挂帅”活动,德城区、陵城区探索扬尘治理分级分类管控,临邑县“抑尘棚”,宁津县“十四项措施”等取得良好成效。动态管理在建项目台账,每个项目均配备专职扬尘管理员,在施工现场主出入口显著位置设置扬尘防治公示牌。

二是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在前期出台的地方规章和政策措施基础上,今年4月,印发《德州市施工工地现场扬尘严防严治工作规范》,对工地围挡、道路硬化、车辆冲洗、湿法作业等12项具体技术指标做出详细规定,同时督促建设单位将扬尘防治费用列入工程造价。

三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把扬尘监督同质量安全监督同部署同推进,通过组织季度大检查、暗访检查、开复工管理、房屋市政施工扬尘防治专项整治等方式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今年累计排查建筑工地3905个次,下发问题整改通知单1330份。

四是发挥智慧监管平台作用。建成“德州市建设工程智慧监管一体化平台”,全市314个规模以上建筑工地、市政道路工地全部安装视频监控,实时监测扬尘数据,一旦超标即时预警,直接反馈到监管人员和项目负责人手机端。

大力发展绿色建造,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

一是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加强对设计、图审、施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监管指导。目前,城市规划区新建民用建筑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265.17万平方米,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二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282.29万平方米,占新开工民用建筑面积的51.21%。

三是提高建筑能效。全面执行新《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面积1032.01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完成9.63万平方米,提前完成年度任务。

答记者问

请介绍下我市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工作情况。

刘春明:2022年4月8日,我市制定印发《德州市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分阶段有序开展我市固体废物倾倒排查整治工作。组织各县(市、区)梳理各类排查、群众信访举报等历史数据资料,全面排查固体废物非法堆放、贮存、倾倒和填埋点位。对核查发现的问题建立清单台账,明确整改措施,限期整改,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2022年12月,我市成立专项整改工作小组,通过强化督导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确保“问题清零”。今年,我市开展新一轮黄河流域“清废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已排查点位41处,未发现问题;对省厅交办的疑似问题清单已全部进行现场核实,问题属实的现已全部完成整改。

请简要介绍一下我市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情况。

王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19年,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调查工作。组织县(市、区)政府印发《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面启动。2020年,按照《山东省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方案》要求,市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联合部署,全面核实,明确我市农村黑臭水体103处。2021年以来,在“十三五”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2021年完成450个农村生活污水和40处黑臭水体治理,2022年完成177个农村生活污水和54处黑臭水体治理,2023年完成171个行政村农村污水和9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截至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已全部完工。

请问我市在推动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成效?

王强:一是联合人民银行配套出台了金融支持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建立了环保金融项目库。

二是积极争取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试点,目前,乐陵市EOD项目列入国家级试点,齐河县和天衢新区EOD项目列入省级试点,试点数量居全省前列。

三是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个园区的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规划获得批复。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各项创建措施。

四是争取省级环保管家和环保医院试点各一个【陵城区环保管家服务模式项目和齐河鲁金生态环境医院】,试点数量仅次于济南和青岛。

五是组织景津装备、中大贝莱特等12家企业申报全省环保产业百强企业,成功入选8家,居全省第6位。

六是景津装备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建设试点(全省共7家)。

七是天衢新区作为全省十大生态环保产业特色园区之一列入省生态环保产业发展“311”工程计划。

请问,作为主管部门,我市是如何推进绿色建造的?

杨公进:一是强化政策制定。先后印发了《德州市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关于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的实施意见》《德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科学确定了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目标、发展定位、技术路线和保障措施等。

二是强化任务落地实施。及时研究制定绿色建筑工作要点,分解任务目标,压实县市区工作责任。对全市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建筑节能等情况通过数据平台每月调度,每季通报。把好设计及审查关,加大对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图审查单位督导检查力度,加强对设计、图审等关键环节监管指导。

三是强化试点示范争取。积极支持企业争取各类试点示范,强化技术创新在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我市先后被认定为智能建造省级试点城市、BIM技术应用省级试点城市。山东沪江智能装配有限公司获批全国智能制造工厂示范基地。海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德州市东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联兴绿厦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获批山东省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高速德建集团有限公司等3个项目获批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科技计划项目。凤凰城项目、金茂豪庭项目、昱景兰庭住宅小区等3个项目获评全省绿色施工科技项目。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来源|德州发布 编辑|苗欣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