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读懂“吨半粮”产能创建背后的“科技密码”

王立雷

正值小雪时节,站在田垄,放眼望去,刚刚播种不久的冬小麦钻出了绿茸茸的新苗,来年的六月份它们将会变成一片金黄。眼下,德州市“吨半粮”创建将要开启第三个年头,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2022年全市粮食年产达153.7亿斤,120万亩“吨半粮”创建核心区平均亩产1490.1公斤,而这一系列丰收数字的背后,蕴含着农业现代化的“科技密码”。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生物基因和个体性状这个微观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决定了粮食产能的上限,可以说有好种子才能有好苗子,有好苗子才能有好收成。在德州,有小麦平均亩产高达839.2公斤、刷新全市小麦单产最高纪录的品种——“德麦008”,有全省最适合机械收获的“矮秆大穗不倒伏品种”——“良星77”,还有全国第一个由民企育成的国家标准对照品种——“良星99”。它们有的抗旱,有的抗寒,还有的抗病虫害......这些带着优秀基因的粮种从源头解决了后续种植难题,不仅能适应类型更广泛的土地,也能应对更为复杂的天气条件,让庄稼开启“全能生长”模式,节省了大量后期看护的人力物力成本,让一年两季亩产粮食达到一吨半的产量目标不成问题。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农耕劳作是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农活做起来辛苦费力,效果也难以保障,往往是“草拔了一遍,雨下了一遍,又长出一片”,重复性的劳动让“拾掇庄稼”变得又苦又累,遇到亩数多、天气差、时间紧的秋收秋种等关键时期,更加重了农民的劳作负担。现如今,德州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吨半粮”创建相结合,依托现代化农业机械和智能农业设施,切实提高农业生产从播种到收获各环节、全链条的自动化水平,以“数字农业”助力规模化种植。农民从之前的手握“镐把子”转变为现在的手握“遥控器”,指挥着一台台无人机开展“飞播”“飞防”等作业,从之前穿着胶鞋蹚泥地到现在端着手机看屏幕,利用卫星巡田系统显示屏远程巡田,这些科技新事物、新产品成为现代化农业的“新标配”。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如果说种粮的过程是向土地要指标,那么收粮、运粮、储粮则是向人力要保障。粮食从田间地头端到人们的餐桌,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面临着损耗,虽然每亩地的损耗不多,但放眼全市63万多公顷的耕地面积,每年的粮食损耗量是庞大的,如何守住这个“无形粮田”?一方面需要提高收粮过程中的机械化使用率,培养专业农机手开展规模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另一方面则要求农业人员聚焦粮食储运及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针对技术难点靶向施策、逐个击破。去年以来,德州市开展“全链条节粮减损集成改革”,实施“颗粒归仓、微损存储、低耗运输、粮尽其用、文明餐桌、节粮家风”六项行动,全市小麦和玉米机械化收储率达到99%以上,多个县市区依托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实现粮食烘干仓储各乡镇全覆盖......这些技术上的规范举措都为粮食颗粒归仓保驾护航。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粮食生产大市,德州肩上的粮食安全责任重大,相信这片希望的田野将乘着农业科技创新的东风,向耕地要产量、向科技要产能,以科技要素赋能“吨半粮”建设,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走出一条德州路径。

(作者单位:武城县委组织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