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6年在田里过春节!德州育种专家姜东元:南繁三千公里 只为一粒良种

2月7日,距离德州近三千公里的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清晨日头刚起,宁津县德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59岁的育种专家姜东元戴上草帽,穿上蓝色工作服,依次往兜里装好育种袋、材料标签和试验记录本,一头钻进育种基地里。

“今年春节和往年一样,在育种基地度过。”姜东元一边查看地里玉米的长势,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春夏“北育”,秋冬“南繁”。为了加快玉米育种过程,每年11月初,姜东元在德州收了玉米带到海南种一季,次年4月再将种子带回德州播种,就这样往返于德州、海南两地,当了6年的“候鸟”。“春节前后正是玉米套袋、授粉的关键期,亲自下地才能熟悉材料,光看数据和报告育不出好品种。”到了春节,姜东元电话给父母拜个年,视频跟爱人孩子说会儿话,家成了他心头“最愧对的港湾”。

海南是全国最大的南繁育种基地,南繁也被称为“南繁加代”,这样一年可多繁育至少两代,一年干两年甚至是三年的活,加速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以玉米育种为例,南繁可使玉米的育种周期缩短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姜东元说。

1982年,姜东元从德州农校毕业,自此与“种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回忆起育种的初衷,姜东元有些激动:“就想为乡亲们培育出高产的种子,让大家增产增收,也不浪费之前学到的东西。”

姜东元说,一个好的玉米品种的诞生,至少需要8年时间。除了选择好的自交系——母本和父本,还要对选育稳定的自交系进行测配,每年都要做1.2万个以上杂交组合。最终,只有产量、抗病抗倒等综合表现达标的品种,才能通过省级或国家级审定,成为可以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

为了获得基因标本,这个春节假期,他和团队人员要一直在田里忙活,从授粉到收获,都靠纯手工来完成。“每天早上7点半进入育种地工作,一直忙到下午6点。晚上还要抓紧时间分析数据,整理资料,提交品种参试申请,写总结报告。”姜东元描述着大家工作的日常。他们要在短短三四个月时间里,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育种就是这样一个不断选择、不断改良提升、不断超越已有的过程。”姜东元说。

多年来,姜东元带领团队致力于玉米、小麦新品种的研发、繁育、推广工作。企业自主研发的“华麦158”在2020年通过国审,实现了小麦育种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企业也从最初经营玉米品种,到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备的育种研发布局,先后有4个小麦品种、11个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德发”系列小麦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1000万亩,为农户增收10亿元;“德发”系列玉米累计推广面积2000万亩,为农户增收16亿元。

南繁三千公里,只为一粒良种。近3年来,我市已培育种业企业58家,多家企业在海南省建立南繁科研基地,和姜东元一样,越来越多的育种工作者“追赶阳光”来到这里,放弃与家人团圆,守在田间地头,只为不负春光投身南繁育种科研。

谈及新一年的愿望,姜东元直言,目前他正带领团队全力攻关8个新品种的育种,争取国审通过2个,省审通过2个。“最好的种子永远是下一个。我愿意继续扎根农田,育出更高产、更优质、抗逆性更强的好品种。”姜东元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李榕 通讯员|孟娟
编辑|高红岩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