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


丁佳宁

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彰显了德州市委、市政府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也吹响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202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优化民营经济服务机制、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务实举措。近年来,德州围绕做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在全国工商联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结果中,德州位列进步最明显的5个地级市首位,便是最好的证明。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

完善便民化企业扶持政策,助力企业成长。近年来,德州出台各类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创新产品,帮助民营企业实施或参与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平台创建;引导民营经济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这些政策如同阳光、雨露,为企业茁壮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各部门应把企业家的难言之隐作为自己的心头之忧、攻坚课题,围绕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全周期、优化服务全流程持续加力,出台切实可行的举措,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助推发展。

健全常态化政商沟通机制,提供优质服务。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市委书记田卫东向党员干部提出了四个“经常问一问”,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将“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理念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各部门应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加强中小微企业管理服务,健全政企沟通协商制度,畅通民营企业反映问题和诉求渠道,依法依规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比如德城区通过推行政企交流“三三新模式”搭建政企沟通“连心桥”,构建线上交流机制、线下交流平台,实现了政企良性交流互动,为推动民营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精准对接引人才,助力企业招才引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德州通过实施“人才兴德”行动,组织多批用人单位赴京津冀、省内高校开展人才引智活动,同时邀请齐鲁银行农商银行、德州银行等5家银行,为青年创业者和青年领创项目搭建对接服务交流平台,实现了以才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当前,部分企业仍存在“普通工人招不满、技能人才留不住、高级人才招不来”的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搭建校企对接平台,鼓励企业与院校开展人才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和联合培养;人才券、编制池等人才政策要向民营企业倾斜;持续开展“德州千企百校行”“学子家乡行”“人才夜市”等招引活动,千方百计吸引青年人才来德留德,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德州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企业壮大自身的需求,更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民营经济会迎着改革创新的春风扬帆远航,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者单位:陵城区滋镇人民政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黄晓龙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