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深壹度 | 以“数”强实 勇攀发展新高地!天衢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百亿元

“芯”项目进展不断,集成电路产业优势凸显,奋力冲刺国家第一方阵;传统行业发力转型升级,“智能+”成为产业特点;园区平台火热运营,“链式”数字化转型夯实底气……天衢新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聚力建设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加快实施“制造业智能改造计划”,全力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筑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引擎”。

时下,天衢新区数字经济创新主体不断增加,现有涉及数字核心产业的企业9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3家,今年营收总额超百亿元,其中,规上电子信息企业12家,实现营收73.04亿元,占全市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比重41%。数字经济成果不断涌现,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等7个数字创新示范基地称号,省级“晨星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DCMM贯标试点企业、两化融合贯标企业累计突破50家。

龙头引领

打造数字产业“生态圈”

3月5日,在山东有研艾斯无尘车间内,先进的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行,经过拉制单晶、滚磨截断、切片倒角等数十道工序之后,一片片12英寸大硅片被生产出来。“作为德州信息技术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我们主要从事半导体硅材料的研究、开发与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功率器件、太阳能等多个领域。”公司总经理闫志瑞介绍。

从8英寸到12英寸,从山东有研半导体到山东有研艾斯,从硅材料到高纯溅射靶材,2018年以来,中国有研科技集团在天衢新区资近百亿元,落地6个项目,目前,已投产3个、正在施工3个。

以有研项目为典范,天衢新区集聚了一大批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形成了以有研公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威讯公司射频芯片封测为核心,鲲程电子公司芯片模组、英望科技整机生产为补充的“一核多元”产业新格局。“新区是全市数字经济产业的承载主体,在数字经济发展热潮中,我们紧盯龙头、链主企业引优育强,积极布局半导体材料、封测等关键项目,发力建设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集成电路用大硅片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手机整机生产企业。”区经信科技部副部长陈海荣说。

数字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除了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更有产业链的不断延展和丰富。走进山东恒芯电子有限公司,各类数字化产品科技范十足:一个个造型精致的机器人,跟随手机编程指令迈着整齐的舞步,各种智能音箱、智能穿戴设备令人目不暇接。

2年多前,恒芯电子落户天衢新区,布局建设贴片生产线9条、摄像头模组生产线4条、组装生产线4条,主要从事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产品既包括电子零部件产品、电子整机产品,同时还能提供电子产品解决方案、网络平台及相关配套软件。“我们引进了国外先进设备,与科大讯飞等知名公司合作,建立了云上数据平台,对采产销存检实行一体化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吕云龙说,公司90%以上产品出口,覆盖亚洲、非洲、南美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1至10月实现外贸出口额8.5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龙头引领和链条延展双向加持,数字浪潮奔涌而至。天衢新区已初步形成涵盖半导体材料、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终端应用等环节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并成功入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群。

智转数改

助推企业升级升活力

3月4日,记者走进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投入1亿元建设的尾管悬挂器关键零部件“黑灯产线”正在运行。该产线将5台全自动数控加工中心串联起来,通过AGV 搬运机器人精准将原材料、工装夹具等生产物料运送至产线上,然后机械手臂在“黑灯产线”上挥舞,对尾管悬挂器关键零部件进行自动化加工。加工精度0.005 毫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这条尾管悬挂器关键零部件加工示范线去年7月建成投产,同步配套了机械手和智能搬运机器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朝辉说,现在,只需工人轻轻一点机加工数控程序,物料便可一键推送到生产设备上,真正实现了“AGV 小车遍地走,上下料全靠机械手”的智慧化生产。与传统产线相比,生产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好,能源利用率提升了48%。

成立精智制造转型专班、建设数字化工厂管控平台、组建智慧运营管理中心……德州大陆架早在2019年发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形成了自动化改造、物联网改造等20余个项目组,4年间,纵向上从底层制造设备到顶层分析决策,横向上从销售、研发、生产到服务,均建立了一体化集成系统,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2019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长,而用工量增速却控制在了15%以内。”在郭朝辉看来,这正是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的生产提质和降本增效。

数字代替人工,“智造”代替“制造”。德州大陆架是新区高端装备产业链主企业,其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已不是个例。当前,从龙头企业到中小企业,数字化正渗透到新区制造业的每个“神经未梢”。

为让更多企业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新区将“核心”放在了企业“不敢转、不想转、不能转”问题上。为此,组织36名首席数字服务官精准服务185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先后引进了德州华锐网络科技等一批工业互联网行业企业,培育出奥链数字经济平台等一批本土特色平台企业,集聚大数据、软件等行业领域企业30多家,解决了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问路无门”的问题。

以多平台为基础,天衢新区推出实施“制造业智能改造计划”,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转型服务,同时进一步吸收金融、高校、研究院等供给侧服务资源,为企业打造多样化、多层级的标准化、系统化集成式解决方案。目前,全区超过50%的规上工业企业已经或正在实施数字化转型,英望科技、恒芯电子、东华软件等22家企业入选省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位列全市首位。此外,奥链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还获批工信部第四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省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载体建设

厚植项目“生长”沃土

沿着东方红路一路向东行驶,便来到了天衢新区标志性建筑之一——数字经济创新基地。基地位于东方红路以南、崇德八大道以西,5分钟可达高铁德州东站、24分钟到济南、70分钟进北京、4小时抵上海,地理位置优势优越。

据了解,该基地总投资18亿元,占地面积465亩,计划建设综合服务科研楼、独立研究院、专家公寓、创业孵化区4个区域,共分3期实施。目前建设的是一期工程,正在施工的是1栋8层的综合服务科研楼,楼宇定位为高端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基地主要引进培育数字经济类的高科技项目、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高成长性项目和相关的产业研发机构。现有数智科技区域中心、山东种业集团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清云能源业务总部3个项目意向入驻。”基地相关负责人张衡说。

不单有创新基地,为发挥数字经济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天衢新区向“新”而行,在建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上持续发力,还谋划了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百仕达地标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多个特色园区。以坐落于国家北方应急医疗产业示范区的跨境电商产业园为典型代表,产业园一期主要以加工贸易、跨境电商和直播电商为主,实现了电子商务和产业聚集的融合发展,二期规划建设了跨境物流保税园区,内设清关中心、商务办公、保税仓、物流配套等。目前,园区已签约爱喜悦电商、博缘阁商贸等10余家企业。

火热建设中的数字创新基地和跨境电商产业园,是天衢新区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生动注脚。

一直以来,德州坚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双向发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基地、谋划园区,是打造区域数字经济新高地的重要举措。去年至今,我们依托平台和园区,在推动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初步显现。”陈海荣说。

例如,以园区为载体,天衢新区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计划,依托的就是数字经济创新基地等创新要素,整体谋划德州科技走廊、争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德州中心、国家体育高端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重点把数字经济创新基地打造成为元宇宙、数字经济、区域合作的示范平台。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173家、263家,数量领跑全市。

“抢抓数字经济战略发展机遇,我们立足自身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等优势,强化平台引育、注重标杆引领、突出产业培育,眼下,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应用深入、环境趋优的良好局面。”陈海荣说,当下,数字经济已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项必考题,下一步,新区将构建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科技成果转化、设计研发总部为一体的产业化集群,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刘潇 通讯员|韩哲 唐颖

审核|李榕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