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德州 | 明清运河德州段“水神”祭拜习俗


上世纪40年代初,德州城内永庆寺的香客

明清运河德州段“水神”祭拜习俗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水神”是古代水利的非物质文化形态。运河所流经德州区域,九曲十八弯,河道情况复杂,且夏秋季河水涨枯频繁。因此“水神”信仰呈现出保漕、治水、祈雨、宿命的鲜明特点。而德州作为黄河文明所固有的文化传承及现实需要,又使得信仰带有强烈的区域性。两河交互作用下,促成运河德州段祭祀“水神”现象成为社会信仰文化的脉络性存在。


运河德州段的 “水神”


  大运河在德州境内自南而北,由夏津白庄入境,经武城县、运河开发区,从德城区第三店村出境。这段运河河道原为黄河下游的分支——屯氏河故道,隋朝在其基础上开挖了大运河。目前大运河流经的山东五市,只有德州段是最古老的隋运河段,一度有永济渠、御河、卫运河、南运河之称。
  大运河德州段全长141公里,为海河南系的干流,是历史上的洪水走廊;同时位于华北半干旱区域,运河沿线水旱灾害频繁。据记载,自明朝洪武元年 (1368)到1949年的582年中,旱灾274年 (次),涝灾211年(次),共计485年 (不计单纯因黄河、卫运河等决口而造成的洪涝年),平均1年至2年一旱涝。为治理水患,大运河德州段于明永乐十年(1412)开减河分洪,陆续开挖并建设了四女寺减河、哨马营减河、岔河、四女寺枢纽、哨马营枢纽、恩县洼滞洪区以及南运河各险工段。其中四女寺减河(今漳卫新河),是今黄河以北运河最早设置分洪工程的河段。而“三弯抵一闸”的人工坐弯工程,不建一闸而实现航道水力调整,同时满足干流行洪的需要,提高了通航质量,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治水智慧。
  如此特殊的地形、水源以及闸坝等水利设施的分布,决定了运河德州段“水神”信仰的多样化,即龙王、河神、海神等“水神”都在这一区域中得到崇奉。老百姓认为,无论风平浪静亦或大浪滔天均为“水神”在主宰。另一方面,政府为保漕运、安民心等目的,也推波助澜,扩大“水神”影响力,建设了大量祭拜“水神”的庙宇,且大多以外来“水神”为崇祀对象。
  德州不靠海,却在建城之初在南营街建起了天后宫。天后,早期称天妃,后称天后、天后圣母,福建、广东、台湾一带称之为妈祖。民间常俗称为海神娘娘。相传其真名为林默,又称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因其救世济人,泽被一方,被朝廷赐封。明代德州人王权曾写《修天妃庙碑记》,但他并不知天后宫的建设时间。笔者认为,天后宫应该是随着德州仓的建设而诞生的。原因有三,一是漕运的政治需求。长途漕运的凶险与不可预知性,促使官方在解决漕运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大对漕河“水神”的“培植”,将海神、河神等都纳入进来,丰富了漕河神系统。天妃在明洪武、永乐年间两次获得朝廷的封号,同时被列入祭祀的礼仪和制度中。二是德州仓是明朝罢海运转漕运而来,人们对“水神”的崇拜随大运河一脉相承。三是当时住在德州的很多户部管仓分司官员来自福建南平、莆田等地。南营天后宫曾有过三次大的维修。一次是在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当时天后宫已经完全倒塌了,在原址进行了复建;一次是在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进行了维护,由于这时候德州境内已有泰山碧霞元君祠,因此德州人就把天妃当作泰山老奶奶来祭拜,这次维护后,还刻制了石碑,根据老百姓的说法,以明英宗天顺四年作为始建日期。第三次维修时是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天后宫历经岁月破旧不堪,德州士绅宋镠、徐存仁、韩福、王实辈带头成立专门机构,发动百姓捐款,经过这次维修扩建,天后宫达到历史最大规模。其中正殿四间,两侧的庑房和原来一样,各六间。正殿西侧为神室,东侧为偏殿。正殿前为仪门,特别设计有庑房。门廊、寝室更是超越了以往。改建后的天后宫金碧辉煌,令人肃然起敬。
  德州还有一座天后宫在北厂街。清道光年间,德州唯一的武状元昌伊苏从台湾卸任后回德州,在海上遇风浪,求天后保佑平安到家。为感恩,他回到德州后在北厂街建设了天后宫。光绪年间,昌伊苏的后人将天后宫移建到城内大营东街住宅南园。
  在德州,影响最大的就是河神金龙四大王,原型据说是南宋人谢绪。元代有祭拜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因念谢绪助明军有功,封其为金龙四大王,立庙黄河之上。祭祀河神金龙四大王的河神庙德州主要有两座。一座在大西门外。明嘉靖二年(1523),兵部副使赵时春镇守德州时发现,当时德州人们行船、出漕及生活中均拜河神,但没有庙,不符祭祀礼仪。于是,他找人选地,在西门外建设了河神庙。寺宇壮丽,背城面水,东堂四楹,中塑金龙四大王像;南为翼室,也是四间,是守庙人住的。河神庙地势平坦,周边又不与民房联栋,景清气明,令人神清气爽。另一座在北厂,俗称大王庙,也是赵时春组织建设的。落成之时,赵时春还专门撰写了《祭卫河神文》,记述了建设的前因后果,同时感恩运河。北厂的大王庙与夏津、恩县、武城的大王庙当时远近闻名,每年春漕运行船前,船家们会集资请班子唱大戏,一唱就是三五天。平日里,商客在德州码头装货起航前,也大多到庙内许愿,卸货返航回德州,再来庙还愿,香烟缭绕磬声铛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德州“水神”多且繁,但梳理之下还是看出明显的特质:首先,他们多分布在运河沿线重要的水利工程或者码头、集市等人烟密集处。其次,“水神”虽为传说中的存在,但都能找到因治河有功而被人们崇祀的人格神,如林默娘、谢绪、白英等,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中英雄的崇拜。最后,这些“水神”中既有德州运河区域特有的神,如土地爷等,也有来自其他区域的“水神”,如八仙、二郎神等,更有运河沿线普遍供奉侠义之神关公。这些特质,契合德州作为九达天衢交通枢纽的身份,也是运河区域社会信仰文化碰撞交融的必然。


“水神”获得官方正祀


  强化“水神”信仰,给予其官方认可,有利于官府对各阶层、各职业人群加以控制。
  大运河是一条人工河,主要功能是漕运,与一般“水神”信仰不同,运河“水神”所管辖的水源将直接影响到运河漕运功能,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被整合进运河“水神”系统,获得官方正祀,其形象即是以“保漕”“护漕”为主要职责。明清时期,德州两座最大的大王庙,均为明嘉靖二年(1523),兵部副使赵时春所建。清道光年间,时任督粮道张祥河上任后的首要事情,就是重修大王庙,并题记镌刻在石碑上。当时德州设有专门管理有关宗教事务的僧正司和道正司。僧正司,长官为僧正,最初设立在州治衙门的北面,后迁到永庆寺。道正司,长官为道正,原在州治衙门的西北,后迁到位于城西北参将府后的东岳庙内。道正和僧正的产生,通常先由各和尚、道士公推,再由官府任命。其实,“公推”前人选已经官府圈定,所谓“任命”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道正和僧正吃官饷,负责迎官接诏,他们还负责任命庙里的住持、道观里的观主,使其有了合法的官方身份,并因此在地方上拥有一定权势。除此之外,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官祭,如祭祷神灵、祈福禳灾、祈晴祷雨等。大运河每年冬季停漕、春季开漕前,都要在北厂大王庙前举行大规模祭拜活动。遇久旱无雨或淫雨成灾,僧正司、道正司的官差会设坛念经祈雨,或到西门外的大王庙去举行“接大王”仪式,如祈雨成功,还要酬神唱戏。此外,每逢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如日食或月食,基于迷信心理,官府就下令僧正司和道正司,召集全城和尚道士,到县衙门前擂响堂鼓,敲响法器,直到日、月复圆为止。此时,大街小巷的大人小孩儿也一齐出动,有的敲打铜锣,有的敲打脸盆,意在吓跑吞吃日、月的天狗。
  德州人信奉的金龙四大王,信众包括各类商帮和沿岸的地方百姓。王琼的《漕河图志》记载,至少在元代就已经被人们信仰。每年九月十七传说是金龙四大王的生日,德州的大商帮都会张罗着在北厂大王庙举行隆重仪式,请“大王”来庙里看戏,祈求平安。每次接“大王”的时候,要由德州城里德高望重的道士或者名人、政要承担,他们端着盘子,在人们簇拥之下来到运河边上。在北厂老一辈人的传说中,每次都会有一条小蛇爬到盘子里,然后人们就把它请回,摆放到供桌上祭拜。
  当然,运河保漕河神又不仅金龙四大王,还有小西门外的晏公祠、学宫西的昭惠庙以及高真观里的江东神祠等,只是没有金龙四大王影响大而已。
  运河德州段还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大运河沿岸的“水神”分为“治水神”与“保漕神”两种,但在德州的官员或者地方人士并没有因治河有功而被封为河神的。虽然德州相关志书中,也曾出现孙星衍、陈尧佐等治水功臣。缺少当地“治水神”的原因,应该与德州主要依靠卫军治水、护漕有关。


“水神”祭拜习俗融入民众日常生活


  德州开启运河文明之前,百姓生活中和水有关的神是龙王,主要功能是祈雨,是保佑农业丰产增收的“水神”。大运河开启漕运后,龙王被赋予了治水保漕的“新任务”。龙王的存在比运河更久远,与运河关系不大,只是因神本身与水有关系而被沿岸民众崇祀,并进一步融入了德州人生活中。
  德州境内的龙王庙除了官方建设的外,在民间也大量存在,具有地方社会文化的特质。例如在德城区黄河涯镇的西南部有个九龙庙村,相传宋姓最早来这里居住,当时村里有个池塘,水中经常有水怪兴风作浪。村里一个农妇一胎生九子,化作九条金龙,镇住了水里的妖怪,村民修建了九龙庙祭拜,村子因此得名九龙庙村。关于这个村子,还有另外一个“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燕王扫北的时候,李姓人家逃难来到黄河边上的这个小村,妻子生下九个带尾巴的孩子,丈夫不知这是龙子,害怕之余剁去了最小孩子的尾巴。后来九龙战胜黄河水怪,平息了水患,人们过上了幸福生活。而那条被剁掉尾巴的小龙,飞到了黑龙江上,继续保护闯关东的山东人。当地民俗,黑龙江上船家开船前,都会喊一声“船上有山东人吗?”众齐答“有”,于是此船平安抵达。这个在全国区域均有流传的故事,把明初移民与清初闯关东结合在一起,赋予了龙王降雨之外的另一种地域亲情,更具有亲切感,容易被人们认同。类似的故事传说在德州运河区域还很多,内容是否可信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延传的过程中,承载了地方文化,并为人们带来对美好生活的期冀。
  在德州百姓祭拜的“水神”中,还有关帝庙、三官庙、雷神庙、山川风云雷雨坛、东岳庙、北极庙、玉皇阁等神祠,他们不是专门的“水神”,但人们还是赋予了其多种兼职,在遇到灾害年景,祈祷保佑。而专门的“水神”,如天后宫里的妈祖,也一度被德州人当作泰山奶奶供奉,求子求福,各种许愿。

(原稿载于2020年7月24日《德州日报·德周刊》3版文化·往事)

德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作者 | 本报特约撰稿人王德胜

编辑 | 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