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德城区新华街道常王村:“咱们精神生活也要奔小康”

8月22日晚上7点,华灯初上,一场秋雨过后天气格外凉爽。

德城区新华街道常王村休闲文化广场上格外热闹,整齐明亮的路灯、休憩打闹的孩童、打篮球的队员、扯两嗓子的京剧发烧友,成了村里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些人当中最惹眼的,当属统一服装、舞姿整齐的广场舞队伍。领舞的叫盖英梅,她一边张罗着更换歌曲,一边更正队员舞姿,忙得不亦乐乎。“我们的服装和音箱都是村里统一给买的,村里还花钱建了这广场舞场地,每天吃完饭,大家伙儿都喜欢来跳一会。”盖英梅笑着说。

盖英梅今年48岁,二十多年前从邻村嫁到常王村。平日里,盖英梅在附近一家快递公司打工,闲暇之余,就在电脑上自学跳广场舞。“以前地里农活儿多,打完工就回家帮着干活,想跳舞也没时间、没地方,现在好了,生活大变样了。”拿着几张以前的照片,盖英梅细数着常王村的变化。

常王村原本是一个纯农业村,地处德城区新华街道最南端,全村共有345户、910口人。2013年,根据德城区城建计划,除400余亩自留地外,村里其余1568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村民按亩领取分红。群众依靠经商打工,都过上了好日子。在村党支部书记王兆举引领下,记者随机走进一户农户,深棕色房屋框架、仿古灰瓦顶,院内干净整洁。村民王化超正忙着采摘自家种的几株丝瓜,见有客到,王化超放下手里的活,笑着领大家“参观”自己的家,“每天起来以后,我们都把自己的房前屋后打扫一遍,邻居有的不在家,大家就帮着一块儿打扫,共同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王化超说。

手里没了地,以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彻底被打乱。腰包鼓了、人闲下来了,不少人头脑却“缺了钙”。一到晚上,年轻人聚在一起打牌、喝酒,想出门乘凉的村民只能坐在自家门口闲聊、无所事事,王兆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奔小康,奔的决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小康,精神文化也要同步小康。”王兆举暗下决心。2014年,常王村党支部下气力彻底改变村容村貌,利用上一年度的集体分红,村里的主辅路、胡同小路全部进行硬化、翻修,并投资建成了村民活动广场、乡村书屋,让村民闲暇之余有地可去、有书可读。为了鼓励村民走出家门,常王村党支部出资筹建了锣鼓队、广场舞队,统一购置设备、服装,培养村里文艺骨干争当“精神致富带头人”, 盖英梅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走在常王村的街道上,绿树成荫、邻里和睦、村风文明。依托德城区全面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王村在村口修建入村牌坊,在村南建成凉亭、长廊等休闲设施,打造乡村花园,里面种植十几种花卉,村庄整体面貌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常王村,市级评选的“美丽庭院”占到半数以上,村里的“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五好家庭”评选每季度一次,把好婆媳、好妯娌等做成光荣榜张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到群众心坎里。“我们村的光荣榜可谓是‘轮流坐庄’,家家户户都是榜样,大家比着孝顺、攀着向上。”王兆举说。

好民风孕育出好家风。这些年,常王村每年都能考出十几个大学生,有的还考上了研究生、博士。每年寒暑假,这些外地学子们都会回到故乡,为村里的孩子们免费辅导功课,传授学习经验。“不出村就有花园、广场,常年有钱赚,吃穿不愁,我们这生活真是越过越红火啊……”在“盖英梅们”的眼里,现在的日子就是 " 小康生活 "。

短评:

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当前已经进入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政府把主攻点放在抓产业扶贫、抓村集体增收,这无可厚非。但在全面建成小康过程中,切忌“鼓了腰包,穷了脑袋”。

一个地方要发展,一个村庄要富足,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有了共同的精神支柱,人们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常王村为例,打造精神文明阵地看似务虚,但有了“精神钙片”,村民身子骨更硬、发展劲头更足,每年走出十几个大学生就是最好的佐证。

要实现“精神小康”,并不一定要大投入。村党支部要腾出专门精力,舍得“绣花”功夫,加强教育引导,帮助群众树立正确观念。要广泛宣传身边优秀榜样,弘扬敬老之风,养成学习风气,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 董建新 通讯员 方志勇 王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