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常家镇:走“新”更入“心”,让党史学习“潮”起来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庆云县常家镇紧扣主题,把准重心、钉实作风,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走细,以领导带头促“导学”、创新方式促“讲学”、营造氛围促“比学”的学习热潮迅速形成,同时,通过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走心走实的活动和载体,让党史学习变得“有滋有味”。

打造家门口的
“红色展馆”

“为了充分展现常家教堂的红色历史,该展厅总共划分了6大板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板块,前言······”伴随着讲解声,一批批党员干部、学生群众开启了在“常家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之旅。

据悉,为大力弘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渤海区精神,打造“红色庆云”历史文化名片,在常家镇政府以常家红色教堂和周边原始村落为背景,建成“常家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以沙盘、雕塑、手绘、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集中展示“津南秘密会址”“庆云抗日高小”“渤海军区教导旅”“渤海女兵”等发生在这座百年教堂里的红色历史。

自“常家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以来,常家镇政府联合镇教育联区,借助健全学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契机,为周边学校师生提供党史学习教育场所,带领学生们追忆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培养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怀,进一步增强对红色历史的认识,明确新时代少先队员的努力方向,激励教育学生们听党的话,牢记使命和责任,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有声图书馆”
让党史学习更“声”动

在常家镇李营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农家书屋里,几个村民和孩子正在这里体验别样的阅读乐趣,原来,这就是刚刚植入的“有声图书馆”。

“操作真简单,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听到对应的红色故事。”党员刘成良点开了其中一本《革命精神谱系》,浑厚的声音瞬间响起,开始讲述党的革命历程。他高兴地说:“这个有声图书馆不用付费、不用下载APP,操作一学就会,内容还好找,像我上了年纪的,有个智能手机就能听,再也不用戴着老花镜看字了!”

据悉,“有声图书馆”于2021年1月初安装完成,这是庆云县首批拥有“有声图书馆”的农家书屋。一面特殊的墙上,一台显示屏悬挂在上面,只需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直接收听到想要听阅的内容,突破了传统图书馆时间、空间限制,实现随时随地“听读”。“有声图书馆”涵盖党建、历史、职场、生活等类型,共12个二维码,通过一书一码读书区,把优质学习内容送到党员群众身边,向广大党员群众传递指尖正能量,扫码后,1公里范围内都可以高音质收听。

为最大限度地放大有声图书馆的辐射效应,常家镇还将依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扫码阅读进乡村,将线上阅读和有声阅读延伸到农家书屋,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只需一部智能手机,便可实现扫码阅读,扫码听书,在家门口拥有一座内容丰富的线上图书馆,满足农民阅读需求,也开辟了党史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新路径。

“板凳课堂”进乡村
党史学习零距离

如何让党史学习教育实现在辖区内全覆盖,一个村也不少、一个党员干部也不漏?常家镇创新打造“板凳课堂”,真正将党史学习延伸到党员群众家门口。

为把党史故事讲给更多的党员群众听,也为了将党史学习更加接地气,一支由镇机关干部、志愿者等优秀青年组成的“青春宣讲团”正式成立,作为“板凳课堂”的“老师”。课堂也从会议室搬到了党员群众家中,大家搬着凳子围坐一起,看似聊天拉家常,实际上是在一起学习交流讨论,宣讲以小故事大道理、小切口大背景为切入,让“板凳课堂”变得“有意思”“都爱听”。

5月18日一早,在前乔村大队部,“板凳课堂”第一课正式开始,“青春宣讲团”成员吴琼正在向党员群众们分享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讲党的奋斗史,以及改革开放后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动鲜活、通俗易懂的分享方式受到村民广泛好评。“这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太好了,这些小青年讲的党史故事让我们很受触动和启迪。在他们身上,我也看到了我们国家更美好的未来。”老党员乔玉香一脸感慨。

截至目前,常家镇已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特色活动30余场,吸引党员群众达6000余人,同时依托村两委换届选举带来的流量“趁热打铁”,紧密结合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整治、环保、防电信诈骗、新冠疫苗接种等工作,以“党史+”的模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行动,激励全体党员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和涵养初心的养分,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入“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刘蕾
编辑|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