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文化惠民“星”品牌|齐河县融媒艺术团累计志愿服务“打卡”3232小时


眼下,齐河县融媒艺术团正在备战即将举办的迎建党100周年全县大合唱比赛。县融媒艺术团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经常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公益演出,深受百姓喜爱。县融媒体中心全力打造县融媒艺术团,擦亮“星”品牌,开展“红马甲”慰问老兵活动、“融媒红马甲 鲜花送模范”活动,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公益活动,累计志愿服务3232小时,居全县前列。

筹建融媒艺术团

深入基层搞演出

“一说到融媒艺术团的创建,我就心潮澎湃。”5月12日,齐河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崔振说。当天,他刚刚又建了一个迎建党100周年合唱比赛微信群,去年单位首次参赛便夺冠,所以,今年他们走上了卫冕之路。

时间的指针拨回2019年8月,崔振刚刚跟其他3名同事从西藏录制纪录片归来,正巧赶上全县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合唱比赛,他们4人都加入了合唱队伍。

以前都是策划报道,从幕后走上前台,第一次参加县里比赛,让很多媒体人既兴奋又紧张。经过创新队形和演唱形式,在人数不占优的情况下,县融媒体中心一举夺得冠军。

“我们好多人都激动得落泪了,付出太多,年龄最大的59岁,比赛完就退休了,50多个参赛人员,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今年50岁的崔振说,县融媒体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孙茂同提议,趁此时机成立县融媒艺术团,以便今后更好地服务基层,更好地参与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当年10月,县融媒艺术团正式宣告成立。

为充分发挥官方媒体作用,做好“融”字文章,搭建百姓舞台,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积极带动群众,县融媒艺术团在现有记者、主持人、编辑等第一梯队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百姓群星汇大众文化能人”选拔活动,进一步挖掘群众身边具有才艺、绝活的文艺能人,为其搭建展示平台,纳入融媒艺术团第二梯队,两个月时间便吸纳人才60余人,队伍日渐壮大。

艺术团严格管理、精心编排,先后走进农村社区、空军部队、学校企业等,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演出20余场次,成为全县规模较大、志愿服务场次较多的文艺志愿团体之一。

县融媒体中心团支部书记、艺术团办公室主任张光栋说,县融媒艺术团坚持志愿服务“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主动把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到社区、企业、学校、村庄,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受众覆盖面。

叫响“星”品牌

争做服务明星

近日,齐河县举行大义齐河·第四届双十佳模范颁奖典礼,全县共选出10名十佳道德模范、10名十佳劳动模范、19名双十佳模范提名人物。活动虽然结束了,县融媒体中心还全程作了报道,但对融媒艺术团来说,他们还有一项“规定动作”——“融媒红马甲 鲜花送模范”活动,从第一届活动开始,志愿者们便会为每一位先模人物赠送一束鲜花、献上一个拥抱,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开展以“红马甲”走访慰问为主的“星韵”活动。该项志愿服务活动以播音员、主持人为主体,线上大力宣传“双模”先进事迹,线下随即开展“融媒红马甲 鲜花送模范”活动。与此同时,融媒“红马甲”还以“鲜花敬老兵”“致敬老记者”等系列活动,线上线下带动广大群众学习先模、致敬先进,在社会上聚集起满满的正能量。

十佳道德模范获得者李冰说,获评先模后,他意外收到了融媒艺术团美女主持人送来的鲜花和拥抱,感觉特别开心、特别温暖。

“我们团队有着自身的优势,主持人经常出镜,在市民心中有一定的知名度,我们更应该高标准要求自己,争做志愿服务明星团队,叫响融媒‘星’品牌。”崔振说。

志愿活动百余场

“红马甲”闪亮街头

5月12日下午5点30分至6点30分,8名融媒艺术团志愿者走上街头指挥交通,遇到逆行骑车的市民立即劝阻,并向行人介绍文明出行常识。而这样的志愿活动,在当地已成常态。

艺术团根据不同时间节点,分类别、形式开展不同主题的集体性志愿服务活动。以时传祥纪念亭、县烈士陵园为主题的纪念性公益活动,以带动社会爱心力量参与为主题的“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社会关注志愿活动,以保护环境身体力行为倡导主题的保护母亲河徒步行活动等,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融媒艺术团“星”品牌已经逐步得到社会认可,“融媒志愿红”正逐渐在文明实践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成为最“靓”的颜色。

孙茂同介绍,县融媒体中心自挂牌成立以来,积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媒体的载体、平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阵地作用,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将宣传内容与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紧密结合起来,“智慧齐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注册打卡率实现百分之百,志愿服务活动百余场次,参与人数累计2000余人,服务时长达3232.5小时,位居全县志愿服务活动志愿团队排行榜前列,擦亮了融媒志愿服务“星”品牌。今后,县融媒体中心将再接再厉,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形式,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融媒力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石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