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报老总编刘庆民:再见邓友梅

再见邓友梅

刘庆民  德州日报原总编辑  平原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叮铃铃,叮铃铃······”

电话铃声不断地响着,可始终没人接。这是邓友梅先生15年前给我的家庭电话号码,难道是更换了新的号码?再不就是邓先生年龄大了,耳朵有些背?要不就是人不在家?我在心里猜测着各种可能,但又不甘心。于是,我把电话号码给了平原县文旅局局长刘友冰同志,请他再试试。不一会儿,刘局长把电话打回来说邓友梅先生的电话要通了,让我给邓先生再打一个电话。于是,我赶紧要过去。电话果然通了。我报上姓名,并说打算最近去看他。他有些兴奋而惊奇地说:“欢迎欢迎,我们已有好多年没见面了吧?”我让他把新的家庭住址告诉我,他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只听他大声地喊:“舞燕,舞燕,你来听电话。”韩舞燕女士是他的夫人,我和她也熟悉。我们在电话里互致问候后,她把新的家庭住址告了我,并约定星期四我来北京拜访。

作者(右)与邓友梅夫妇在一起

2021年7月15日星期四上午,我和刘局长一行如约来到邓友梅先生北京的寓所。房门打开的一瞬间,我一下子愣住了。眼前这位头发花白,长长的胡须飘逸在胸前,双目炯炯有神,颇有些道骨仙风的长者,就是邓先生吗?正在我发楞的时候,就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欢迎欢迎,我们都老了。”我缓过神来,紧紧地握住邓友梅先生的手。感慨地说:“邓先生好,我们2006年在家乡一别,已经15年了,你身体可好?”邓友梅先生说:“还好还好。我已经91了。”韩舞燕女士也和我们一一握手,然后,我们一行在客厅里坐下。

对家乡的怀念是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对一位从小离开家乡,而又对家乡念念不忘的91岁老人来说,见到家乡人,聊起家乡话,很容易勾起一生的美好回忆。邓友梅先生是山东平原县王凤楼镇邓庄人。1931年3月1日生于天津。由于父亲失业,在他8岁时举家迁回平原老家。抗日战争爆发后,1943年邓友梅在家乡参加了八路军,当小交通员,经常潜入日本鬼子的炮楼里向外传递情报。1988年美国著名作家、《纽约时报》副总编辑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来华访问时,作为老朋友邓友梅建议他到家乡山东平原看一看。邓友梅专程从北京赶到平原陪同索尔兹伯里来到他当小交通员的地方,参观了平原县王凤楼镇马腰务村北头当年日本鬼子修筑炮楼的遗址。当说到这段往事的时候,韩舞燕女士插话说:“当时有关部门不同意索尔兹伯里去平原采访,老邓据理力争,有关部门才放行。”韩舞燕女士是新华社资深记者,常年在香港分社和《半月谈》杂志工作,她曾经参与了香港回归有关活动的报道。她说的这些话还是很权威的。可见邓友梅先生对家乡的热爱程度有多深。邓友梅先生从1983年到2006年先后5次回到故乡平原。每次都有新的变化和感受。他先后写下了《说说故乡平原》《再说故乡平原》《平原行》《今日故乡平原》等大篇幅的文章,均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家乡的那份眷恋和牵挂。这些文章鼓舞和激励着家乡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这次去北京拜访邓友梅先生,我特地给他带去了我出版的两部书,一本是我写的反映平原历史文化的《从远方走来》,另一部是我主编的《平原历史文化研究文集(上、中、下)》。当文旅局刘局长把这两部书送给邓先生时,他非常高兴地接过来放在茶几上,戴上老花镜立刻就翻起来。连声说这个好。我告诉他我退休后,用10年时间搜集、挖掘、整理平原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和民风民俗等。出版了16期《平原古今》杂志,选出其中的部分文章结集出版。邓先生非常赞同。他把每一本书的目录看了一遍,他抹一把胡子说,这件事做得好,做人不能忘本,不能忘记祖宗。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才能明白到哪里去。我告诉他书中有一篇是记述他的文章,题目是《邓友梅:把根扎在故乡的沃土里》。他翻开书浏览起来。这时,韩舞燕女士说,近几年德州来过几次人,说是要给老邓建一个文学馆,说他是德州的名人。刘局长说,县里正在建设历史博物馆,可以把邓先生的内容放进去。邓先生说,不要给我个人建什么馆。我给家乡没做过什么贡献,谁对家乡做过贡献就把谁放进去,大家在一起。大家越谈越高兴,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我们一行起身告辞,邓先生拄着拐杖站起来,我紧握着邓先生的手,希望他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能再回家乡看一看,他笑起来,胡子一颤一颤地说,争取吧,但愿能随人心愿。我们期待着邓友梅先生能再有一次故乡行。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作者|刘庆民 编辑|苗欣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