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区紧握“指挥棒” 打出防汛组合拳

入汛以来,德城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和“汛期不过、备汛不止”原则,紧紧握住综合协调这支“指挥棒”,积极动员部署,严格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督促各单位深入排查各类隐患,充分备好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执行“烟花”影响期间和行洪期间最严应急工作机制,确保应对“烟花”影响和行洪防汛期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该区及时召开专题会商研判和周密部署,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为总指挥的全区防洪抢险指挥部,指挥部设置组织指挥组、技术保障与先期抢险组、救援队伍指挥组、物资器材保障组、督导检查组、医疗救护组、防疫组和运输保障组八个领导小组。组织水利、应急、城管等部门和行洪河道沿途相关镇街以及防汛专家、技术人员等,针对这次“烟花”影响和行洪可能对我区构成的各种险情进行充分的分析研判和研究部署,本着防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原则,充分发挥区防指办公室综合协调与监督职责,不断压实行业管理部门责任和镇街属地管理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部署周密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对全区河道、涵闸及重点区域进行不间断巡查排查,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及工情,同时,对辖区内的节制闸全部润滑保养,并提至最上限,提前做好机械强排准备,确保暴雨天气和汛情的有效应对。组织队伍开展沿河排查检查,对沿河涵闸、涵管、主槽近堤险工段、堤防道路缺口、阻水严重河段等关键部位进行逐一排查检查和确认,安排专人应急值守确保不出问题。在行洪河道二滩内严禁一切人员进入,加大宣传巡查力度,设立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沿河边缘,禁止在河道滩涂耕种,驱离健身人员远离河道,杜绝出现钓鱼、捕鱼情况,所有沿河、河道内人员都要撤出,清除河道内渔网、游船等影响行洪的阻水障碍,将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全面备战应战,做好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准备。区防指引领区消防救援大队、水利、应急、人武部民兵预备役等应急救援队伍全面进入备战状态,组织沿河镇街重新核对由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村民等编排组成的各类防汛抢险队伍,确保联系畅通,组织有力及时,做到召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及时对全区各级各部门储备的应急抢险救援物资进行核查,确保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调用及时。

建立巡河责任机制,提前做好相关区域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建立由各镇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为本辖区河道巡查责任人,各村长、社区主任为本河段具体负责人,沿河堤防上每50米一名巡河人员的巡河责任机制,轮流巡河应急值守不间断,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险情、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组织各镇街全面排查行洪河道两岸村庄、社区等,对可能涉险居民登记建档,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做好转移安置方案,落实好安置场所,明确责任人,确保涉险区域居民生命安全。暴雨和行洪期间共转移安置94户143人。

执行“烟花”影响和行洪期间最严应急工作机制。区防指动员各镇街、各成员单位进入战时状态,实行日报告工作制度,每日报告防洪防汛工作情况,及时掌握汛情险情,以备及时有效应急指挥调度。“烟花”影响和行洪期间,要求全区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支撑人员24小时在岗带班值班,各镇街书记、镇长(主任),区防指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坚守一线,亲自指挥督战。强化联合值班,区级领导带班,水利、消防、应急三部门24小时联合值班,在区应急指挥中心集中办公,及时研判会商,监测河道水情汛情,城市内涝等,28日、29日暴雨期间,区防指办筹备48台水泵,针对辖区内积水严重的区域,组织各镇街、各部门连夜奋战,截止7月30日11时,市区已无积水区域,还妥善处置各类紧急情况,确保了全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杨远锋
编辑、审核 | 张志宁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