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14部门联合下文:县城住宅最高不超18层

日前

德州14部门联合下发文件

推进德州市绿色低碳县城建设

具体有哪些要求和标准呢一起来看

↓↓↓

关键词:安全底线

严把县城建设安全底线

县城新建建筑选址应选择在安全、适宜的地段,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的区域以及矿山采空区等,并做好防灾安全论证。加强县城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建筑设计、施工、运维等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关键词:建设强度

保证县城建设强度适宜

县城建设应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合理布局,推动县城产业集聚、公共服务、生活居住等功能区形成相互依托、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建成区人口密度宜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6万至1万人,建成区的建筑总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宜控制在0.6至0.8。民用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在县城宜建设多层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原则上6层及以下住宅面积占比应不低于70%。

关键词:特色风貌

注重县城建设特色风貌

推进县城内生态绿道和绿色游憩空间等建设,创建“园林县城”“森林城市”。充分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底蕴,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重大公共建筑应体现地域特征和时代风貌。加快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历史水系确定工作,及时认定公布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城片区、建筑和水利工程,确保有效保护、合理利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

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

县城新建建筑全部达到基本级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同步实施建筑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推广节约、高效、环保的绿色建造模式,积极应用获得节能、环保、绿色认证标识的建材产品。新建公共建筑必须安装节水器具。新建城镇居住建筑、集中供应热水的公共建筑全面安装使用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

关键词:低碳基础设施

建设绿色低碳基础设施

鼓励在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等中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及中水处理回用设施。构建县城绿色低碳能源体系,稳步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推广分布式光伏、智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应用。加强配电网、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等应配建一定比例的可充电停车位,新建居民小区停车场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统筹制定电力、供水、燃气、弱电等专业管线建设计划,并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杜绝“马路拉链”现象。

关键词:低碳交通系统

发展绿色低碳交通系统

推行“窄马路、密路网”的道路布局理念,畅通道路微循环。打通步行道断头道路,连接中断节点,优化过街设施,清理违法占道行为,提高道路通达性。坚持公交优先的原则,配套完善综合客运枢纽站、停保站、首末站以及港湾式停靠站、公交专用道等公共设施。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新增及更新出租车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鼓励社会资本提供共享电动车、共享自行车等服务。发展智慧公交,提升公交调度管理精细化水平,优化居民乘车体验。

关键词:居住区规模

推行“小街区规制”

合理确定县城居住区规模,推行“小街区规制”,探索以街区为单元统筹教育、医疗、文化设施、健身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社区绿化、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公共活动空间场所建设。开展城市水生态修复治理,禁止填堵河道沟叉和棚盖河道,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县城,推进小型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严格控制县城广场规模,县城广场的集中硬地面积不应超过2公顷,鼓励在行政中心、商业区、文化设施、居住区等附近建设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公共空间。

在政策上,探索完善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等制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县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逐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强绿色低碳建设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推进重大装备和数字化、智能化工程建设装备研发。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苗欣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