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大家谈 | 孙丰勇:聚心聚力 迈步农业强市

党代会报告提出“统筹推进五个振兴,扛起‘三面旗’、争当‘先行区’,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德州力量。”市农业农村局将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主抓手,紧盯让农业大市强起来的奋斗目标,聚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由农产品大市向食品名市跨越。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问题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为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党中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并提出要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上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党代会报告提出,“把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落实‘书记抓粮’政治责任,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扎实推进‘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建成100万亩核心区,打造全国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德州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自古就有“天下粮仓”的美誉,是全国5个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之一,粮食面积常年稳定在1600万亩左右,产量150亿斤以上,占全国的1%、全省的1/6。2021年,在农业农村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指导和支持下,经过专家充分论证,提出了实施“吨半粮”创建新目标。用5年时间,打造100万亩核心区、亩产1500公斤以上,300万亩辐射区、亩产1200公斤以上,600万亩带动区、亩产1100公斤以上,建成全国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德州落地实践。

为确保“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顺利推进,德州一方面压实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四级书记抓 “吨半粮”创建机制,抓实抓稳“书记指挥田”,村抓样板田、镇抓示范方、县抓核心区、市抓高产片。实行挂图作战,将 “吨半粮”落实到重点乡镇、重点村和具体地块,建立“吨半粮”创建布局“一张图”,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市级财政列支1亿元用于“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每个县市区也要列支不少于1000万元配套资金。整合涉农资金向“吨半粮”示范区倾斜。建立政府支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市、县设立奖励资金,组织开展 “粮王”比赛。加强 “吨半粮”创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实施“六大工程”。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耕地地力提升工程、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提升工程、科技服务网络提升工程。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80万亩以上,建设规模化繁种基地25万亩,推进国家级制种大县建设、申报,在“吨半粮”核心区内规划建设高产多抗品种筛选示范区,核心区良种普及率达100%。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100%。

“扩大大豆种植规模,发展大豆全产业链”是今年我市的重点工作。德州是黄淮海平原夏大豆优势产区,近年来,我市与国家、省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探索了2行玉米、4行大豆的“2+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大豆又白捡”,既保粮又得豆、粮油兼得。围绕国家大豆生产,我市出台了专门意见,设立了5亿元大豆产业发展基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每亩补贴300元。目前,30万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已全部落实到地块。

报告提出,“以‘食品名市’建设引领农业产业化。”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我市着力打造粮食全产业链,“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聚力发展食品加工业,把农产品在当地“吃干榨净”,确定建设食品名市的目标,推动德州由粮食大市向食品名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先后引进新希望六合、双汇、金锣、温氏、中粮等一大批国字号龙头企业来德州发展。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近三分之一,努力探索走出抓粮富民强市、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子。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尹滨 终审|冯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