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文史|张明福:1965年区域调整 武城县境东移

历史上,卫运河两岸的清河、故城、武城、恩县四县之间的水利纠纷一直不断——

1965年区划调整武城县境东移

□ 张明福

1965年3月12日,国务院颁发文件调整冀鲁边界,确定以卫运河和漳卫新河为德州与衡水、沧州三地的分界线。这次区划调整,使得武城这个千年古县的县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俗称“县境东移”。区划调整后,将跨省、跨县的水利纠纷变为了省内、县内的事务,对维护社会安定和推动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1964年,武城、平原交界处泄洪时的情景

历史上,冀鲁两省几县围绕卫运河两岸水患,以及武城、平原(原恩县地域)围绕沙河水患,曾经打了几百年的官司。1965年的重新调整冀鲁边界,将武城县卫运河以西部分划归河北省故城县,包括祖阳庄、武官寨、饶阳店3个公社和甲马营公社的东排等14个行政村;将故城县卫运河左岸甘泉村划归山东省武城县。

清河、武城两县筑堤、排洪纠葛600余年

原武城县运河西部区域的南面与河北省清河县为界,北面与河北省故城县为邻,3县整体地势南高北低,西面的清凉江与东面的大运河因清淤和筑堤的影响已高于地表平面,造成中间地带犹如大面积的盆地。这种地势的形成,使得清河县境内运河溢水以及北部沥水,自然流入武城县境内,然后再流入故城县境。由于武城与清河、故城3县分属于山东、河北(直隶)两省管辖,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与协调机构,境内排洪沟渠得不到及时疏浚,洪水因河道淤塞只得在下游村庄与农田中肆无忌惮地漫灌。下游群众为了保住自己的家园不得不修筑横堤阻挡水流下泄。堤坝筑好后,由于挡住了洪水去路,洪水被迫在堤坝处的上游囤积。上游群众为了保住自己的房舍农田不遭水淹,又会不约而同地带上铁锨涌向土坝处扒堤顺水。此时,筑堤者与扒堤者经常是手持铁锨僵持在堤坝两边,械斗的事时有发生。这种水利矛盾与纠纷,在武城与清河、故城之间一直持续了600余年。

清河县内原有一条古代遗留下来的一(邑)字河,由东潘庄逶迤入武城界,经过武城减水闸入蔡河,在三官庙村进入运河,可泄清河县东北部和武城县西南部一带的积水。明嘉靖中后期,武城县知县谢梦显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召集民夫于运河西接一(邑)字河,筑横堤20余公里,使得清河县境内的洪水再也无法流入武城县境内。这条堤坝因主要占地毛家村故名“毛家堤”,武城县百姓为感恩知县谢梦显也称“谢公堤”。但此堤又屡次使得清河县在遭遇水灾时无法泄洪,两县水利争执不断,并屡次将官司打到朝堂,但均不了了之。

万历六年(1578)春,清河县再遭水患,民田无法下种,百姓生计无望。在当地官民联合申诉下,山东直隶两省官员派人来实地考察后,动用民夫加深加宽了一字河等河道。时修筑漕堤凡20公里。此后,近一百年两县未遭大的洪灾。

清乾隆三年(1738),一字河等排水河道因无人疏浚再次淤浅,历史再次重演,毛家堤又重修了起来。官司再起。当时的直隶总督李卫批示,武城县拆堤,清河县清淤,并“永远遵守”。两县刻立《清武拆堤开沟碑》,立于现清河县连庄镇小范庄村内。

1965年重新勘界后,河北省水利部门在毛家堤基址上修建了辛堤干渠,用于疏通卫运河和黄河故道清凉江之间的水脉,使这一带的运河溢水和暴雨形成的沥水直接流入西面的清凉江,由此彻底根绝了这一带的水患。

原武城县运河西区域与故城县屡起水利纠纷

原武城县运河以西北部区域与故城县相邻的地界同样是水利纠纷频发之处。居住在这里的故城县民,为防止武城县区域的洪水流入,也在边界上修筑横亘故城东西大坝一道,使武城县运河西部大片土地变成水塘。这一片积水,是由清河、武城各地汇集而来,最多时南北长50余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形如一片口袋型的湖泊。每遇大水之年,两县纠纷不断,一直得不到合理解决。

1963年特大洪水时,武城灾区群众撤离家园

解放战争时期,当时的暨南区党委于1946年春动用民工50000名,在位于故城和武城两县交界的地方挖出长7500米、上宽4丈、下宽2丈、均深6尺的排洪渠道一条。包括衔接的旧河道,全长约10公里,命名为“武北顺水渠”。该渠由原武城县城北黄官屯村后起,下接故城县所属杨家河、饮马河,西面注入清凉江。

1952年10月,国家将夏津、武城、恩县3县和临清、馆陶县的3个乡镇划归德州专区,故城、武城两县之间的水利纠纷随之再次出现。直到1965年的这次划界,将武城运河以西部分全部划入故城县,两县水利纠纷便成了故城一县的内部事务。

沙河水患,一直为害武城与平原两县

原武城县与平原县之间是以西沙河为分界线的,这里也曾是两县几百年水利纠纷的焦点所在。西沙河在夏津境内傍运河北行,只要临清与夏津两县运河东溢,河水就会全部进入西沙河,北流至甲马营处进入卫运河。明永乐年间,曾于沙河东岸创修南北通堤,自临清塔湾起至武城所属占官屯止,长约120华里,此后百余年间,每逢卫河东决,皆先灌入沙河。而沙河水涨更无宣泄之余地。一经溃决,直注恩县境,洼下十五华里尽成泽国。不决,则水势西溢,运河与沙河之间的武城县农田难免水潦。故沙河北河头一段堤防,为武城与恩县两县所必争,经常是恩县县民堵而武城县民扒,由来久矣。

清嘉庆年间,山东巡抚铁保判决筑堤纠纷,曾指令武城县民出土,恩县县民出夫,刻石为凭(但石碑佚失)。光绪二十一年(1895),又经恩县知县潘民表请委会勘,北自占官屯,南至龙湾旧堤一段重行修筑,并由两县议定,底宽三丈,顶宽及高度均以六尺为限。如遇水大,任由堤上漫过,恩县县民不得加高堵阻,武城县民亦不得扒堤放水,永为定案。为了纪念潘民表的爱民之举,人们称此堤为“潘公堤”。然自1917年开始,沙河屡次东溃,潘堤冲塌不堪言状。1965年3月,将平原县的郝王庄、董王庄、四女寺、张官寺、东大屯5个公社划入武城县,使西沙河两岸全部成为武城县境,困扰两县的水利纠纷就此得到彻底解决。

武城县境东移25公里,新县城东移19公里

由于武城县境东移25公里,武城县城不得不于1973年进行整体搬迁东移约19公里至老恩县城旧城北边。就是今天的武城县城。宋元明清武城县城则成为京杭运河的泄洪河道,也就是人们今天说的老武城。由于此次区划调整,运河西边的唐武城县城遗址留给了河北省故城县,该遗址位于今天的故城县建国镇祖杨庄。其次是运河以西许多反映武城历史的著名文物景点如弦歌台、庆林寺塔等归于河北省所有。

(原载于2022年3月18日《德州日报》4版往事)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