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9人!扩容提质,乐陵公益性岗位人员全部上岗

乐陵人社部门深入推进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工作,通过创新“六单”模式,建立市乡村三级监管机制,积极落实政府兜底安置就业职责,促进城乡困难群体、大龄人员等充分就业、有效增收。

扩容提质

三级监管

“五点钟出门,打扫完卫生,回家也不耽误其他事。”4月14日,乐陵市胡家街道胡家西村公益岗保洁员李书华做完胡家西和街区绿化带的卫生保洁后,回家准备起早饭。

今年59岁的李书华,丈夫因病失去劳动能力,一家人属于就业困难户。胡家街道结合实际情况,将街区绿化带的卫生保洁按照“就近”原则分配给了她,岗位待遇在500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0元。“感谢这个好政策,这份工作能维持家用,家里日子也越过越有劲儿。”李书华感激地说。

目前,在乐陵,像李书华一样的公益岗人员共有3609个,已全部上岗。

上岗速度快,覆盖群体广,乐陵推进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工作,为何如此顺利?乐陵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科长杨恺给出答案:自我加压、超前谋划。

去年10月以来,德州市经过深度专题调研和主动向上争取,于今年初在全省率先开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试点。

今年1月以来,乐陵市人社部门坚持将“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贯穿工作全过程,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通过调研、摸排,建立“公益性岗位需安置人员数据库”,将全市符合要求的3862人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各乡镇人社所工作人员每周更新需安置人员信息,对安置人员实行动态管理。

“工作推进中,我们制定了不同类型公益岗配套管理细则,明确了岗位职责、考勤考核、人员退出等各项制度规定,同时建立市乡村三级监管机制,让公益岗监管有规可依。”杨恺表示。

公平公正

应帮尽帮

大力度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是德州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试点的重要举措之一。乐陵不断延伸“互助公岗”内涵,开发“护理员”岗位,借势扩大开发范围,由原来69个省定贫困村的“以贫扶贫”模式,按照“岗位应设尽设,服务对象应帮尽帮”原则,扩展到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安置对象、服务对象。

生在枣窝窝,长在枣窝窝,嫁到枣窝窝,算是管理枣树“半个行家”的朱集镇前周村村民徐金芬,听说要招聘枣林管护员,第一个报了名。

“家里有老人孩子,出不了远门儿。俺从小和枣打交道,能干好这个活儿,也能照顾家里。”徐金芬凭借对枣树的热爱、对管理技术的娴熟掌握,从该村20余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功通过了镇里组织的公益岗面试。

“我们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按需设岗,把最符合条件、最有上岗意愿的人选出来,让公益岗发挥最大作用。”杨凯表示。

同时,乐陵人社部门创新推行“六单”模式,即市级列单、乡级选单、村级定单、劳动者报单、群众认单、政府买单,围绕 “乐业梦想·‘就’在枣城”品牌,突出乐陵特色,既让上级政策普惠群众,又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按需定岗

精准对接

“我们都是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他不但给我申领了电子社保卡,还教我怎么完成认证,太感谢他了。”4月18日,乐陵市丁坞镇沟盘李村村民石秀海说。

石秀海感谢的人是李国才。

李国才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患有疾病无法干重活也不能外出打工。前期通过镇人社所和村里宣传了解到便民服务员公益岗后就报了名。“我自己会用智能手机,现在不仅能给家庭增加一份收入,还让我自己感觉被大家需要,觉得很有意义。”当天,李国才挨家挨户帮助村民完成电子社保卡申领和认证。

精准聚焦农村弱、病、残、困、贫五类人员,城镇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及其他市场化渠道难以就业的困难群众等四类人员,丁坞镇在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中,相继开发了城镇公益岗、护理员、保洁员、便民服务员、护林员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员等6类公益岗。

不仅是丁坞镇,乐陵全市结合乡镇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开发了一系列特色岗位。朱集镇作为枣树资源核心区,在今年选择公益岗时,瞄准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枣林管护员特色公益岗。按照100亩一位管护员的标准,共设立岗位100个。孔镇镇结合“吨半粮”示范镇创建,开发粮食安全员岗位;以市、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载体,开发文明实践专管员岗位,协助推进关爱老幼、志愿帮扶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发乡村保洁员岗位,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发护林员岗位,搞好林情监测、虫情测报、森林巡护等工作。

“开发特色公益岗,通俗来说,就是不搞‘一刀切’,根据乡镇的不同需求,开发相应的特色岗位,实现人岗精准对接。”杨恺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深化工作,为已经掌握的就业困难群体、低收入人员提供就业帮扶,做好服务,促进就业扩容、群众增收。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于春芝 通讯员|李涛 邵鲁伟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