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涯镇实施“公益岗+”,让小岗位发挥大能量

5月9日一大早,德城区黄河涯镇杨庄村河道管理员陈寿红按时到大运河沿岸巡查。“丈夫常年卧病在床,这太需要这份工作了,时间也灵活,方便照顾家庭。”59岁的陈寿红在今年应聘了河道管理员公益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这样的公益岗位在黄河涯镇共有230名。自城乡公益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开展以来,黄河涯镇积极行动,以解决大龄、低保、残疾、脱贫不脱政策四类重点人员困难为出发点,科学设置社会事务协理员、新时代文明管理员、快递配送员、保洁员、道路维护员、河道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吸纳难以出门务工的低收入群体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已全部通过培训、到岗到位。每月上岗不少于40个小时,上岗者可每月领取400元劳动报酬。

为把公益岗人员用活、用好,黄河涯镇统筹规划,制定具体方案和管理办法,对上岗人员实行精准帮扶、因需设岗,实现岗尽其责、人尽其力,克服“等靠要”思想。创新实施“公益岗+”工作机制,利用“公益岗+网格”“公益岗+安全生产”“公益岗+环卫一体化”的模式,将公益性岗位和各类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聚焦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文物保护行动,明确目标要求,充分发挥他们人员熟、环境熟、地形熟的优势,使我们的工作触角更加灵敏,渠道更加广泛,在保就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制定统一的《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公益岗人员岗位职责、考勤考核、补贴核算等制度。同时,为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制定“激励+监督”双重保障,探索村两委考核、群众评价的管理模式,按照“五抓”考核原则,将工作成效突出的公益岗人员优先列为评先树优对象。镇相关部门组织专人负责在岗人员的监督管理,通过走访检查、电话抽查、查阅记录等方式,督促履行岗位职责,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下一步,黄河涯镇将依托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行动,逐步健全完善各个岗位工作机制,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管好、用好、保障好公益性岗位人员,让公岗力量为乡村振兴之路再添风采。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石秀秀 通讯员|徐展
审核|王秀青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