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德州:全民行动 城市因你而美好

德城新湖景区管理中心王庆贵:用心养护 为景区“美颜”

5月13日上午一上班,王庆贵和往常一样,以清风苑广场为起点,围绕德城区新湖景区开始了“一日游”。

今年44岁的王庆贵是新湖景区管理中心养护科科长,负责景区的绿化养护、环境卫生工作。他的“一日游”便是查看景区绿化补植情况,垃圾是否及时清理等。“绕景区走一圈40分钟,每天至少一次,边走边看,才能发现湖岸边、桥底下以及景观设施的边角处等存在的问题。”长年累月巡视,景区内各种花草、设施的位置、数量他都了然于心。曾经有工作人员发现一处绿地护栏损坏,将照片发送到微信工作群但忘记标注具体位置,王庆贵只看了一眼,就确定是新湖东岸天桥南侧的一处绿地,随后派人前往维修。

王庆贵是一名退役军人,刚参加工作时对绿化养护一窍不通,他便天天跟着园艺师傅学习枝叶修剪,向专家咨询乔灌木养护要点。他有写工作日志的习惯,每天干了哪些活儿,均一一详细记录。这些工作日志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工作经验,经过他梳理、提炼后形成《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月历》。“根据月历,每月的绿化养护重点工作大家都烂熟于心:3月需春灌、施肥,4月宜修剪、补植,5月要对新植树木抹芽、除蘖。”新湖景区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强介绍,园区绿化品质有了质的提升,园区内几乎不见裸露土地,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在养护过程中,王庆贵以市民需求为先,尽量减少因养护作业带来的不便,结合景区实际,实行了错时、分地段分区域等工作方式,保障市民休闲健身需要。

过去景区环境保洁多采用人工普扫方式,效率低也容易产生扬尘。景区每天晨练、游玩的市民多,对环境要求更高,对此,王庆贵采用了机械湿扫与人工捡拾相结合的方式。景区管理中心购置了小型机扫洒水车,每天8次对园路冲洗清扫,对重点区域增加洒扫次数,对人员活动集中地段安排专人盯守、错时冲洗。同时,景区内果皮箱、灭烟柱等公共设施每天清理擦拭1遍。

近期,他又带着工人对枯死绿植进行清理补植,整个景区放眼望去绿意盎然。“我的工作很单一,就是确保景区干净、整洁,时刻向市民展现最好的形象,让市民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王庆贵说。

德开小学教师宫争:把“文明”种进孩子心田

5月13日下午6点半,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开小学,孩子们都放学回家了,校园安静下来,负责全校少先队工作的教师宫争坐在办公桌前,认真梳理汇总一周的工作,“这是环保小卫士积分表,每班至少推荐一名小卫士,每周汇总一次,月底评选。”指着手里的表格,她介绍,评选环保小卫士,是学校“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系列活动之一,通过鼓励孩子们在校园捡拾垃圾、回家打扫卫生、到社区志愿服务,提升他们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培树新时代美德少年,也通过他们引导影响更多家庭、市民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德开小学现有4200名学生、195名教职员工,是全国文明校园,也是德州“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标杆学校之一。

今年37岁的宫争,一直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起这个话题,她如数家珍: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创城工作,组建了创城专班,对育人、环境、秩序维护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落实责任到人;通过创建书香家庭、培树美德少年、举办读书节等活动,把“文明”种进孩子心田。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发放明白纸、问卷调查等方式,将文明城市创建知识普及给家长。

“前不久,全市创城动员大会召开以后,学校更是发出倡议,号召全校师生以及所有家长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5月8日,以 ‘为文明德州贡献你我的一份力量’为主题,召开了线上家长会,内容涉及一盔一带、文明出行、交通安全等,所有家长都签署了《一盔一带安全承诺书》。”宫争介绍,学校还组建了校园环境巡查队、党员先锋队,她主动挑起了巡查队的担子,每天早上7点10分到校,带着队员全校巡查一遍,发现问题及时拍照发送给保洁人员,巡查结束,7点半赶到教学楼门口维持秩序。党员先锋队主要负责上放学期间校门口秩序维护,确保学生安全,同时负责“随手拍”,曝光不文明行为。

“学校结合世界读书日、‘五一’国际劳动节等节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紧密与每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主题结合。” 宫争边说边拿出厚厚一叠学生书画作品,学校计划举办“六一”儿童节文明主题书画展,这些是各班级初选后的作品,内容涉及文明出行、抨击不文明旅游行为等,再经过学校专家组评审,最终选定展出作品。

如今,无论在教室、活动室,还是操场,都能看到孩子们主动捡拾垃圾、维护校园洁净美的身影;在校门口,接送孩子的骑行大军,大大小小的头盔成为一道亮丽风景。“文明在心,创城有我,我们有信心做得更好。”宫争目光坚定。

市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田原:关爱残疾人 真情送温暖

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当天德州市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田原早早与爱心企业负责人对接,一起将4辆崭新的轮椅分别送到4名残疾人家中。收到新轮椅,残疾人十分高兴,不住表示感谢。看到他们的笑脸,一旁的田原更加高兴:“能为残疾人朋友带去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们的努力付出就有了意义。”

49岁的田原身上有很多头衔:她辞去体制内工作下海经商,涉足广告、家政服务、 工程咨询服务等多个行业,是名成功的女企业家;她热爱文学,喜欢阅读并不遗余力地进行推广,曾被授予山东省全民阅读推广人称号……但她最喜欢别人称她为“公益人”。“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田原最相信此言,她的公益之路就是从阅读开始。

2016年,田园成立崇德书院,旨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那些喜爱阅读、钟情传统文化的人们提供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每周这里都会举行经典诵读,还开设了国学、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课程,田原既是组织者,又定期给学员们上课,几乎所有业余时间均奉献于此。

久而久之,崇德书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助力全民阅读推广的一支有生力量,田原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除了一起开拓视野提升内在素养外,还经常开展志愿服务奉献爱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崇德书院1个月内为8家单位捐赠了价值近10万元的防疫物资。去年三河行洪期间,田原为护堤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1000多个爱心包子……

在多年的公益活动中,残疾人群体始终牵动着田原的心。“我腿部有残疾,能充分理解残疾人的困难和对正常生活的期盼。”田原说,2021年在市残联的帮助下,德州市助残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田原担任会长,自此她的生活更忙了。

去年夏天,夏津县一名残疾人家中的西瓜滞销,田原立刻带着协会会员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将西瓜全部收购,送到福利院、敬老院,慰问户外劳动者。今年3月,她带领大家亲手包了上万个水饺、七八百个包子,送到疫情防控一线,联合协会6家爱心会员企业向基层残联捐赠200箱消毒液、2000只口罩,用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协会现已有300多名成员,今后除了关注残疾人基本生活,还会为他们送文化、送培训,为残疾人生活增添更多幸福元素。”田原表示,她会带动大家继续投身助残志愿服务工作中,大力倡导扶残助残新风尚,促进全社会更加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 | 王秀青 马乐 石秀秀
通讯员 | 曲俊兰 王莉
编辑 | 尹晓燕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