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上发电、棚下种植,让土地价值得到成倍叠加 | 武城依托光伏农业扶贫项目,探索乡村发展道路

一栋栋钢架大棚连成一片,一面面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在棚顶依次展开……连日来,武城县鲁权屯镇的耀盛100兆瓦光伏农业扶贫项目产出的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国家电网。武城县委书记张磊介绍: “项目占地5000亩,采用‘光伏+农业’综合利用开发模式,以光伏农业扶贫项目为载体,实现了现代农业园区、扶贫园区和创业园区‘三园同建’,是我县加快农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的典型案例,将成为我县乡村振兴的强有力引擎。”

武城县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索乡村发展道路,努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着力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农民收入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立体复合经营让土地成倍增值

“棚上发电、棚下种植、棚中休闲观光,这种立体复合经营发展模式,多元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让土地价值得到成倍叠加。”武城县耀盛光伏农业扶贫项目负责人张艺赢说。

目前,大棚主体构建已全部建成,太阳能电池板也已铺设完成,去年8月初,100兆瓦的光伏电站实现了并网发电。

光伏科技与设施农业的结合是实现立体复合经营的关键。光伏大棚支架为经过特殊处理的优质钢件,抗风、雨、雪,抗腐蚀能力大大提高,棚顶铺设的太阳能电池板角度不同、位置也不同,可满足农作物的不同采光需求。夏季高温时,太阳能电池板能阻止过多热量进入大棚;冬季,则能避免棚内热量流失,避免夜晚温度下降速度过快。棚内设有植物补光灯、加温、散热、环境监测等设备,这些电力需求均通过光伏发电来满足,为不同作物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通过跨地域、跨季节的差异化种植,实现一年四季不间断生产。

“‘农光互补’催生了现代农业园区,实现农业种植一产,光伏发电二产,观光旅游三产的融合联动发展。将逐步实现农场变工厂、田间变车间的变革,为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武城县县长朱恩鹤说。目前,昌盛日电下属的华盛绿能光伏农业公司正积极对接农业项目,园区初步划分为食用菌生产区、有机蔬果生产区、多品种花卉生产区、精品农业科研及展示区等,并设立有机水果采摘、高档花卉欣赏、生态餐饮等休闲娱乐项目。大棚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

贫困户端上稳收增收的“金饭碗”

武城县耀盛100兆瓦光伏农业扶贫项目为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批复的首批光伏扶贫项目,且为全国471个项目中规模最大的。武城县共投入资金1.2495亿元,其中,扶贫资金1341.9万元,占10.7%。实现并网发电后,项目已产生扶贫收益资金525万元,并已全部拨付至贫困户手中。该县现有贫困户3900余户8000多人,初步估算,仅这一个项目,全县每个贫困人口每年可实现人均增收1000多元。

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武城县创新了光伏产业扶贫资金“所有权、受益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模式。武城县扶贫办常务副主任徐洪泉介绍,在严格执行扶贫政策的基础上,产业扶贫资金“所有权”归贫困村村集体;“受益权”归贫困户;“经营权”归耀盛光电公司,该模式大大保证了光伏项目的稳定长期受益。所有贫困户每年可获得固定分红1050万元,连续20年受益。这一模式已得到省级扶贫部门的认可。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扶贫办与国家能源局等5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的工作意见》,要通过发展光伏扶贫,2020年前重点在16个省471个县的约3.5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以整村推进的方式,保障200万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包括残疾人)每年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

除了有入股分红、土地流转收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到园区打工,成为农业产业工人,每人每年收入超万元。公司提供免费技术培训,掌握了种植技术后,工人可承包大棚,由公司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农户可获得高额稳固收益。

“光伏发电技术可靠,收益稳定,既符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又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农业园区采用造血式扶贫模式发展,双管齐下,这让贫困户端上了稳收增收的‘金饭碗’。”武城县副县长韩以广说。

创业孵化解决“成长的烦恼”

孵化农业创客和小微农业企业是园区发展光伏农业的重要内容。园区计划将10%的面积用于农业创客孵化和科技示范。

“昌盛日电是光伏农业的首创者,目前已在全国建成了50多个光伏农业产业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会通过园区化管理、平台化运营模式,以农业创客和小微农业企业为载体,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发展更先进、更有效的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张艺赢说。

目前,园区已经建设农业科技大棚1300多个。“大力发展农业创客,将充分激发农业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这是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创客群体带来的新技术、新思路必将成为我县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张磊说。

记者|邓静 通讯员|吴华 李淑冉 编辑|李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