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擦亮黄河粮仓招牌 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

依托社会化服务组织,全县基本农田托管率超90%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伴随着自南向北的隆隆机器声,齐河大地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5月27日,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作物学会、农技专家等230多人分成了11个测产组,对齐河县“吨半粮”项目20万亩核心区小麦产量进行全面细致的预测产。

“经过现场测产,理论测产能达到每亩650公斤以上,远远超过预期,如果后期再维持较好气候条件,今年小麦的丰收基本成定局。”山东省作物学会秘书长王旭清表示。

粮食在手,腰杆才更硬,底气才更足。

8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区

黄河粮仓,齐河担当。作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齐河牢记“国之大者”,按照“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产业化”总体思路,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牢牢扛起产粮大县的政治责任,擦亮“黄河粮仓”金字招牌。

2021年9月,德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吨半粮”创建,齐河率先垂范,建立书记千亩“指挥田”,县、乡、管区、村“四级书记”带头抓,确保3年建成50万亩“吨半粮”;以山东省实施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试点项目为抓手,累计投资10多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80万亩,全县粮田林网覆盖率达到100%,有效灌溉率达95%以上;抓牢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实施小麦统一供种,全县优质良种普及率达到100%;建立“供销社+国企+乡镇联合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联农带农模式,从种到收全面推行“八统一”链条式服务,粮食种植综合托管率91%,亩均节本增效300元以上;投资5亿元在全县15个乡镇(街道)统一规划建设16处烘干塔及配套粮仓,新增粮食储备规模19万吨,日烘干能力超万吨,在全国产粮大县中率先实现烘干仓储设施乡镇全覆盖,确保颗粒归仓。

2021年,齐河粮食总产达27.7亿斤,实现连续19年丰产丰收,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同时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山东省现代农业十强县、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的县。

齐河县国家农业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齐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省内看齐寿光、全国学习张家港,对标对表、加压奋进,举全县之力推进现代化新型工业强县、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强县、享誉全国文旅强县“三强县”建设。

坚持以先进制造业立县强县。齐河确定“龙头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发展思路,在传统产业稳步增长基础上,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优势产业的集聚效应,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2021年,齐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22%、13%、1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9%、产值占比达到47.5%,科技创新逐步成为助推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

奇瑞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把产粮大县的政治责任扛牢在肩,提升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产业化“六化”水平,加快建设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强县,202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齐河经验”。

黄河国际生态城

围绕文旅强县建设,齐河坚持以“项目集群化、品质精致化、基底生态化、全域融合化、品牌国际化”为方向,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泉城欧乐堡梦幻世界、泉城欧乐堡水上世界、泉城欧乐堡动物王国、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等重点项目先后建成运营,黄河文化博物馆群、冰雪世界文旅综合体、黄河水街、大卫创艺产业园等正加快建设。全面做好“文旅+”文章,大力招引国际品牌连锁酒店和各类名品名店,全省第三家县域万达广场开业运营,吸引必胜客等200余家品牌进驻,获评山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该县文旅发展模式成功入选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县案例、山东省地方改革案例,并列首位被推荐至中央改革办。    

成绩背后,是昂扬的精神状态,是满满的实干担当。

城南新区

齐河牢牢把握“从严抓紧疫情防控、全力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坚决守牢一排底线”工作总基调,不断锤炼“扎实、落实、务实、实效”干部作风,发扬“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有先进就学、有经验就借,有问题就改、有短板就补”的“六有”精神,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劲头,把“立即办”思维贯穿工作,用高效高质的工作作风,助推各项工作全面迈大步、全面高质量,力争“十四五”时期,县域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期间翻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0亿元,人口过百万。确保3年进入全省县市区30强,“十四五”末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50强。冲刺全省20强、力争前10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段慧 志华 刘磊 编辑|李艺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