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记忆|梁国楹:隋唐时期德州区域中心城市变迁

隋唐时期德州区域中心城市变迁

□梁国楹

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繁荣昌盛时期。隋朝废除了自东汉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实行郡县两级制。今德州区域分属平原郡的安乐、平原、将陵、平昌、般、长河、胡苏等县,渤海郡的乐陵、厌次县,清河郡的武城、鄃县,齐郡的祝阿、临邑县。唐太宗以后,唐代地方行政机构逐渐演变成为道州县三级制。今德州区域分属河北道德州、贝州、沧州及河南道齐州、棣州。其中,德州辖安德、般、平原、长河、将陵、平昌六县,是今德州区域的主要部分,另有贝州的武城、夏津县,沧州的乐陵县,齐州的禹城县、临邑县等。

一、德州的设置

隋唐时期,德州行政区划和城市发展史上有两件大事:一是废汉代平原郡置德州(治今陵城区),标志着德州区域行政中心的北移和“德州”作为鲁西北行政中心称谓的开始;二是长河县(治今德城区)的设置,标志着德州作为运河工商重镇的滥觞。

德州正式创设于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州治在今德州陵城区,“德州”之名由此开始。陵城区由县治变为州治,期间经历了安德县和鬲县县治的变迁与整合以及平原郡的东迁,前后长达800年。

德州之名最早可以上溯到“安德”。“德”来源于“五德终始”学说。“五德终始”又称“五德转移”,是战国时期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提出的一套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阐释宇宙演变和历史兴衰的学说。“五德”又称“五行”,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邹衍认为,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俱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五德”既相生又相胜(克)。土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但是,“众胜寡”,所以水胜(克)火;“精胜坚”,所以火胜(克)金;“刚胜柔”,所以金胜(克)木;“专胜散”,所以木胜(克)土;“实胜虚”,所以土胜(克)水。邹衍还认为,每个朝代都代表五德的一德,也决定这个朝代的运势和命运。比如,黄帝时出现大螾大蝼,所以黄帝属土德,崇尚黄色;夏禹之时,草木秋冬之季仍不枯萎,所以禹属木德,崇尚青色;商汤之时,出现金刃生于水的现象,所以商属金德,崇尚白色;周文王时,出现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的奇观,所以周属火德,崇尚赤色。下一朝代即代火德者必为水德,应崇尚黑色。

秦始皇对“五德终始”学说深信不疑,所以在秦灭全国建立秦朝后,围绕“水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改正朔”“易服色”“更地名”等,其中,更名河水(黄河)为“德水”就是其中内容之一。《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载:“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名河曰‘德水’。”

汉高祖刘邦也深信“五德终始”之说,认为汉朝应顺应“水德之瑞”。《史记》卷二十六《历书第四》云:“汉兴,高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为获水德之瑞。”于是取“德水安澜”之意,在“德水”之阳置安德县。这就是德州之“德”的本源和本意。古黄河自德州区域穿流而过,流经今平原、德城、陵城、乐陵、庆云等地,在今德城区黄河涯镇,黄河故道残迹仍存。黄河桀骜不驯,三年一小决,五年一大决,今平原、德城、陵城一带是古代黄河决口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取名“安德”,寄托着人们企盼德水祥和安流,不再泛滥的美好愿望。

过去人们有一个误区,认为汉初安德县治与后来隋唐德州治所是一致的,其实不然,西汉平原郡所辖安德县,县治并不在今陵城区,而是今德州市平原县王凤楼镇马腰务村。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平原郡治所东迁至安德县(今平原县王凤楼镇马腰务村),安德县升格为安德郡。《魏书·地形志》载:“安德郡,太和中(十年)置,寻并渤海,中兴复。”(《魏书·地形志》卷一〇六) “渤海”指渤海郡,汉文帝时由河间国析置,治浮阳(今河北沧州市沧县旧州镇);“中兴”是南朝齐和帝萧宝融的年号(501-502),同期为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复”即恢复安德郡。

北魏安德郡领县有四:平原、安德、绎幕、鬲。《魏书》卷一〇六《地形志》鬲县下注曰:“二汉、晋属平原,后属渤海。治临齐城。”秦汉鬲县县治在今德城区抬头寺镇武庄一带,安德郡鬲县县治临齐城还在抬头寺吗?答案是否定的。郦道元:《水经注》卷五载:“笃马河……东北迳安德县故城(马腰务村)西,又东北迳临齐城南。始东齐未宾,大魏筑城以临之,故城得其名也。”临齐城的名称郦道元说的很清楚,就是作为北魏东进的桥头堡而修筑的鬲县新城。郦道元是北魏当朝人,所以鬲县新治之说应确信无疑。

那么临齐城的具体方位在哪里呢?经赵春万先生考证,临齐城即今陵城,也就是后来隋唐时期的德州州治。理由有二:一是陵城位置符合《水经注》记述的笃马河流经的临齐城的位置,二是光绪年间在今陵城东门外刘家村北出土了东魏渤海郡太守王偃墓志,墓志记载,王偃“葬于临齐城东六里”,而刘家村距今陵城正好三公里。(参见张德苏:《鬲县考》,《德州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赵春万:《德州曾有过三个“鬲县”》)

对于平原郡—安德郡—德州(陵城)—德州(德城)以及临齐城—安德城—陵城的历史变迁,后人多搞不清楚,所以在此作一强调:历史上,鬲和安德是两个县;秦汉时期同属平原郡,当时鬲县治在抬头寺,安德县治在今马腰务村;北魏时期,鬲县和安德县同属安德郡,当时鬲县县治在临齐城(陵城),安德县治仍在今马腰务村。北齐天保七年(556),裁撤合并郡县,鬲县并入安德县,仍称安德县,县治在临齐城(陵城)。隋唐时期,安德县升为德州,州治在今陵城(隋唐德州有两个时期也叫平原郡,一是隋炀帝时期,二是唐玄宗天宝后期和唐肃宗至德年间)。明初“德陵互易”,德州州治改为今德城,原德州(安德)降为陵县。

位于今陵城的唐代德州城墙遗址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历史上还有一个“非正统”的平原郡鬲县,这就是南朝刘宋武帝于梁邹县旧城(今山东邹平县韩店镇旧口村)“侨置”的冀州平原郡鬲县。但是,侨置郡县是东晋南朝时期南方政权对北方原晋(西晋)政权沦陷区迁出移民进行的异地安置手段,如果侨置在江南,另当别论,如果侨置在江北,往往徒有虚名而已。北魏皇兴三年(469),改平原郡为东平原郡,下辖六县:平原、鬲、临济、茌平、广宗、高唐。《魏书·地形志》齐州东平原郡有注:“刘裕置,魏因之,治梁邹。”

秦汉时期,平原(今平原县王庙镇)作为郡级行政单位一直是鲁西北的政治经济中心,魏晋北朝时期,行政中心向东北方向迁移到安德郡(今平原县王凤楼镇)。隋朝建立后,隋文帝进行地方行政区划改革。开皇三年(583),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杨尚希上疏隋文帝:“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须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隋书·杨尚希传》)。隋文帝根据杨尚希“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不仅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区划改为州、县两级制,而且合并省废了很多州县。

隋代德州下辖安乐(今陵城)、平原(今平原西南)、将陵(今德城东)、平昌(今临邑东北)、般(今陵城东)、长河(今德城)、弓高(今河北东光西)、东光(今河北东光)、胡苏(今宁津西南)九县。隋唐时期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为“州”,作为秦汉以来区域政治中心的平原,地位下降,由原来的郡治变为县治,而安乐(安德改名安乐)则地位提高,由县治变为了州治。隋炀帝即位后,又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两级制,虽然恢复平原郡之名,但郡治仍为安乐(安德)。

唐朝建立后,又改郡为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平窦建德后,改平原郡为德州,州治仍在今陵城,下辖安德、般、平原、长河、将陵、平昌六县。同年,在德州置总管府,统辖博(今山东聊城)、德、棣(今山东惠民)、观(今河北景县东北)四州军队,德州的政治、军事地位进一步提高。“贞观元年,割沧州之商河(今山东商河)、厌次(今山东惠民南)来属。十七年,废般县,以商河、厌次二县属棣州,以废观州之蓚县(今河北景县)、安陵(今河北景县东)来属”(《旧唐书》卷四三《地理二》)。天宝年间,德州下辖安德、蓚县、安陵、平原、长河、将陵、平昌七县。其后,“天宝元年(742),改为平原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德州”(《旧唐书》卷四〇《地理志》)。虽然天宝元年(742)又改为平原郡,但仅仅过了16年,乾元元年(758),又改为德州此后直到明初,在长达800年的时间里,陵城作为德州的州治,一直是鲁西北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受史料限制,临齐城北魏从作为东进桥头堡而修筑的鬲县新城到北齐时鬲县并入安德县,其所辖范围、人口数量、城市规模等都难以考查。陵县修志始于明朝,分别有嘉靖三十三年(1554)《陵县志》、万历三十二年(1604)《陵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陵县志》、道光二十五年(1845)《陵县志》、光绪元年(1875)《陵县志》、民国二十四年(1935)《陵县续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陵县乡土志》和1985年《陵县志》,但作为州治的隋唐德州城,其城市基础设施及其布局等,上述地方志均既无详细记载,唯有颜真卿出任平原太守前后的城垣残存遗址尚存。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三一《山东二》中曾笼统地说:“德州城壁堑高深,城门内起直城前障,壅蔽内外,左右墁道,其尾相属,相传颜鲁公制也。城周二十余里。”光绪《陵县志》卷八《建制•城池》则说:“(陵县)城凡三重,其次重曰(隋唐)旧德州城,始建年月无考。《(山东)通志》曰隋平原郡城也,高五丈余,周围二十里。唐天宝时,平原太守颜真卿尝事修浚,拒安禄山之乱,皆瓮甃……(后晋)天福(936-944),移州治于长河(德城),渐就颓……洪武七年,移德州治陵县,而以陵县治德州。永乐初,移其砖以甃新城,而旧城遂废。”

从辖县和人口数量看,德州的确是当时一个“上州”。《隋书·地理志》“平原郡”条:“开皇九年置德州。统县九,户十三万五千八百二十二”。贞观十三年(639),德州有户10135,口52141;开元年间(713-741)有乡160,户61770;安史之乱前有户83311,口659855。

二、广川(长河)县的重置与定治

早在夏朝有鬲氏时代,今德城区抬头寺镇武庄一带就建有有鬲氏之国,春秋时齐在有鬲氏故址筑鬲邑城,汉代平原郡鬲县以此为县治,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在此修建土城,北齐天保七年(556)鬲县并入安德县后,“有鬲故城”逐渐荒废。广川县重建于隋文帝开皇六年(586)。隋唐之际,因为永济渠的影响,广川县治在最初230年的时间里尚不固定,经历了时而在运河东岸时而在运河西岸,东西摇摆不定的状态,最终在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才固定在了运河东岸明清德州城的位置(今德城)。

对此,《旧唐书·地理志》说的还是比较清楚的:“长河,汉广川县,属信都国,后废。隋于旧广川县东八十里置新县,今治是也。寻改为长河县,为水所坏。元和四年十月,移就白桥,于永济河西岸置县,东去故城十三里。十年,又置河东小胡城。”也是就是说,长河,最初是西汉信都国下属的一个县,魏晋北朝时期因为战乱造成的人口流亡而省废了。隋初重新设置的长河县治,在汉代广川县治(西汉广川县治在今河北景县广川镇)以东八十里处。初名为广川县,仁寿元年(601),因为避太子(杨广)讳,而改名为长河县。元和四年(809),因广川县城被大水所毁,县治遂迁移到了永济渠西岸的白桥,距离长河故城十三里。元和十年(815),又在永济渠东岸设置小壶城(“小胡城”有两种记载:清乾隆《山东通志》认为是唐初窦建德部将王小胡所建;清乾隆《德州志》认为是唐代德州观察使王士真之子王承宗所建)并将县治移至与此,即今德城区位置。

乾隆《德州志》曰:“广川有六,惟隋广川是今州地”。开皇六年(586),改安徳县名为安乐县(今陵城),在鬲县故址以西则另立绎幕县,后因绎幕县距离安乐太近而并入安乐。但是,安乐迤西去蓧县、安陵、枣强、历亭、漳南又较远,于是在旧汉广川县以东八十里、安乐县西北五十里置新广川县,县治为“方山店”(今德城区曹村一带)。明清时期,德州城东有傅家寺,寺西有一方形高地,名“方山”,冬天雪后望之,宛如雪山,这就是长河故城,也是“德州十景诗”《方山暮雪》的第一景:“数仭烟云隔市哗,纷纷薄暮散银砂。岩崖无处不堆玉,草木扶风尽放花。抱子玄猿浑失洞,负薪野老欲迷家。诗翁吟赏登高处,一片水壶绝点暇。”(嘉靖《德州志》卷三《杂著志·诗》)那么,《旧唐书·地理志》所言“白桥”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呢?目前已难以确定。《续山东考古录》曰:“唐长河县西城在卫河西岸,元和四年徙。”《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曰:“白桥,在直隶故城南,跨永济渠,即唐长河县治”(臧励龢:《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隋唐时期,长河县尽管只是一个县级地方行政机构,但是它的设立却标志着德州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一方面,由于大运河的孕育和滋养,今德州市区一带逐渐发展成为汇通南北、物资丰饶、人气旺盛的新兴城镇,进而成为新的县治所在地。另一方面,这里“川陆经途,转输津口,州在南北间,实必争之所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一《山东二》),逐渐成为华北水陆交通要道与包括漕运仓储在内的重要货物转输要津,占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而为明清时期德州行政中心的变迁和德州城市的全面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