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成!大学生是咱村的骄傲。”“老刘家二姑娘学习刻苦,假期还帮父母干活儿,该奖!”……7月26日,庆云县尚堂镇东郎坞村村委会办公室内,一场道德评议会正在进行。党员、乡贤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评议今年村里的13名准大学生,并提议对这些孩子进行奖励。
东郎坞村共764户2200余人,村民以务农为主,早年,群众对教育重视程度低。2016年,村里成立道德评议会,由村“两委”、党员干部、乡贤、群众代表组成,人数一般在5至15人,对村级事务公开民主评议。为倡导崇学村风,经道德评议会商议,村里成立教育发展基金,资金由村集体收入、爱心企业和群众捐款筹集,用于奖励新考入大学的优秀学生。今年,该村13人考入大学,村集体计划给予每人500元助学奖励。
想要得奖励,全家齐努力。“不仅孩子学习要好,所在家庭及家人都要品行端正,有良好的家风家教,还要接受大家的道德评议。”村党支部书记周主军介绍。准大学生所在家庭必须传承孝老爱亲、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优良家风;不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红白事遵守村规民约,不铺张、不浪费、不攀比,移风易俗中作表率;家庭成员遵纪守法,无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行为;支持村级事务,在人居环境整治、发展集体经济、“好媳妇好婆婆”先进典型评选中争做标兵。
“道德评议会‘权力’大,谁家娃娃不上学,夫妻、邻里闹矛盾,违反村规民约,都要被‘请’上台跟大伙说道说道。”村民张长华说。评议会成员由群众自主推选,与村委会同步换届,每次换届都增选年轻人,保持评议的合理性。
近年来,尚堂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深化移风易俗和良好村风建设,鼓励引导全镇59个行政村成立道德评议会,围绕村内事务开展道德评议,评议过程留影签字存档,结果张榜公示。截至目前,该镇通过道德评议会评选出“尚堂好人”594人,“好媳妇好婆婆”571人,“五好家庭”354个,1000余名大学生获得村级奖励。
如今,尚堂镇村村邻里和睦,老人幸福,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升学、参军人数逐年上升,村里各项事务持续向好,先后获评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小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等。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马俊良 李煜群 编辑|曹清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