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早晨从凌晨开始,小区“红色管家”的24小时

在小区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平时是各个楼里的住户,享受着作为一名业主居民应有的社区服务,但关键时刻,他们义无反顾成了志愿服务的提供者,他们热心肠、有责任、会沟通、善服务,他们就是小区里的“红色管家”,天不亮他们就开始了工作,他们的一天是从凌晨开始的。

身兼多职的“红色管家”

凌晨四点一刻,一阵急促的闹铃声响起,他从睡梦中醒来,麻利地起床穿衣、检查物资、联系志愿者……,此刻的窗外,天还是漆黑一片,他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是银龙小区负责核酸检测的一名医护工作者,这也是他的第一个身份,他叫范传常,平日里大家都喊他“范哥”。

核酸检测五点半开始,但早早就有群众排队等待了,为了减少群众排队等待时间,“红色管家”们凌晨5点就全部到达采样点,他们一天的工作便这样开始了。范传常本是居住在这个小区的一名业主,因为是医护人员,便主动申请负责小区核酸检测,其他的“红色管家”们本是按照排好的“值班表”工作,为快速高效完成核酸检测任务,早晨5点,大家不约而同在检测点碰面,有的负责维持秩序,有的负责帮老人预约,有的负责学生和老师群体……

为了提高核酸检测效率,范传常养成了不换防护服的习惯,这首先解决的便是上卫生间的问题。“范哥对工作真是非常敬业,晚上十点以后,他就不会吃东西喝水了,因为怕第二天上卫生间影响核酸采集,因为业主多聚集一会,就会多一分被感染的风险”,“红色管家”李伟向我们介绍说。

除了医护人员这个身份,范传常还是银龙小区“红色管家”的负责人和业主群的“群主”,打开业主群可以清晰看到,大家对他的认可。

“当时,社区里安排各小区选‘红色管家’,我最先报的名,因为那时候,我作为业主群的群主是为大家服务的,我想通过‘红色管家’为大家做更多的事”,范传常向我们说道。在他的带领下,银龙小区顺利选出了20多名“红色管家”。

“送菜员”的百米路

银龙小区分为东区、西区和北区三个独立区域,东西区域共有6栋高层住宅,北区有6栋高层住宅,三个区域分别有自己独立的出入口。另外,小区南大门是小区进出口,为避免人员聚集,“红色管家”们在除了在三个区域值班外,还在南大门设置了值班人员,大家吃穿用的物资也是从这个门运送进来。

南大门与北区相距100米左右,大家从线上平台购买的蔬菜等物资送到南门以后,再由“红色管家”和物业保安用三轮车运到各个区,经过消杀后,送到居民群众手中。

1990年出生的李伟,是“红色管家”队伍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虽然年龄小,但工作起来不含糊。核酸检测他是最早到的,帮着抬桌子、贴条码、维护秩序,检测完成后抢着打扫卫生。

“运输”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从南大门到北区一百多米的距离,每天往返几十趟,陪伴他的是一辆电动三轮车。

“车上什么物资都装过,最多的是蔬菜,还有衣服、书本、面,最沉的是面,不过我能搬得动”,李伟笑着说。

“红色管家”里的夫妻档

张月忠是一名地道的“85后”,是太平人寿的一名员工,妻子是一家商场的会计,他们两人都参加了“红色管家”队伍,成为志愿服务的夫妻档。

“红色管家”按照“三班倒”进行值班,张月忠有时被安排在晚班,回到家已是11点多,但第二天一早,他还是和其他人一样,5点准时到达核酸检测点。

“感觉自己还年轻,愿意给自己的小区做点事,咱干这个,不图名不图利,就是把小区当成自己的家,把小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问道为什么要加入“红色管家”,参加志愿服务时,张月忠真诚回答道。

居住在15号楼的刘敬敬,是小区里的一名个体户,也是“红色管家”队伍中的一员,每次交接班的时候,都会看到她的身影。“你们先去吃饭吧,我替你们盯一会”,这成了刘敬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我居住的单元老人和孩子比较多,一开始就想为他们做点事,加入这个队伍里以后,发现大家真的都很负责,也很热心肠,有活都抢着干,像一家人一样,不分你我”,值班中的刘敬敬向我们说道。

“这几天,前后有30多个人找到我报名,要求加入这个队伍中来,考虑到避免人员聚集,我们把这些人信息先登记下来”,采访最后,范传常向我们说。

像这样的“红色管家”,全县共选聘了1900多名,他们分布在110多个小区,在做好核酸检测、值班值守、运送物资的同时,他们还尽最大努力为居民排忧解难,真正把“党派我们为您服务”的职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向忙碌但却充实的他们致敬!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王德雷 张书媛 编辑|王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