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德州段生态修复保持原真古貌 | 九龙十八弯“喊”来百鸟栖

3月21日,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张立新又来到武城县四女寺风景区拍鸟。和张立新一样,众多摄影爱好者用“长枪短炮”记录下运河沿岸鸟类栖息的身影。

据市自然资源局的资料显示,最近两年,大运河德州段沿岸已记录到鸟的种类100余种,不仅有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黑鹳、大鸨,长耳鸮、红隼、黑翅鸢、震旦鸦雀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稳定种群更是在运河沿岸常住。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鸟儿纷纷在运河沿岸安家,是我们的好生态‘喊’过来的。”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如刚说。

一方面,德州在发展中选择“留白”运河沿岸,选择了生态,选择了长远。“留白”万亩“不开发区”让德州拥有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好、最具原生态的古运河河道风貌,呈现“九龙十八弯”的特征,形成了“运河入鲁,九望德州”的独特地域文化符号。另一方面,聚焦保持大运河原真古貌,德州下大力气进行保护性生态修复,其中就包括广种刺槐、榆树、柳树、芦苇等适合德州水土的植被,建设鸟类的人工“产房”,吸引鸟儿安家。

德州大运河生态林场是中心城区西南部污处企业隔离林区和鲁冀边界重要的防护林带。自2016年起,已完成了8300余亩、67万余株乔灌木的种植任务,城区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

树立先进的湿地恢复养护理念,在确保现有湿地生态系统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增加芦苇、荷花等水生植被面积,实现水域、植物、花鸟等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依存。

成立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开展植被恢复及岸线恢复,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河湖湿地生态系统等工作。

“我们将持续推进运河沿线生态环境项目建设,打造防护林等生态隔离保护带,建设堤顶路景观带,建设全域国土绿化示范区,打造运河水系河网湿地生态,让古运河焕发新活力。”德州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刘杰勇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志强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