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 德州:扛牢“三面旗”,聚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5月10日,我市召开“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第二场发布会。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刘清树,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科科长张彤,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负责人罗付义,平原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魏德军出席发布会,介绍全市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情况和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为引领,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食品名市、城乡融合“三面旗”,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成效显著。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3.2亿元,可比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3%,增幅居全省第1位。

立足粮食安全
稳固产业振兴“基本盘”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在全国率先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坚持“五级书记”抓粮,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国建成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示范区。2022年,120万亩核心区平均亩产1490.1公斤,其中61.8万亩地块平均亩产达1576.3公斤,实现“吨半粮”目标,最高亩产达1870.4公斤,创历史记录,“吨半粮”示范区创建首年告捷。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7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1%以上,入选全国首批整地市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33.83万亩,占全省1/5以上;禹城高产地块大豆产量达165.1公斤/亩,创全国大豆不同种植模式高产纪录,摘得“金豆王”桂冠。蔬菜、畜牧等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显著提升,一季度新建(扩建)高标准蔬菜园区2个,蔬菜总播种面积23万亩,瓜菜菌总产量103万吨,能繁母猪存栏33.98万头,同比上涨3.01%;生猪出栏123.51万头,同比上涨6.43%;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42.38万吨,同比增长18.53%。

做大产业规模
唱响产业发展“主旋律”

聚焦特色资源,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目前,我市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4个、超亿元村1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7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8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320个,省级产业强镇35个,承担国家产业强镇项目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逐渐形成“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层级递进发展的特色产业培育模式。做大预制菜新兴产业,出台《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扶持措施》,成功举办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峰会,组建德州预制菜产业联盟。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8%以上。品牌农业发展步伐加快,累计获评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个,企业产品品牌38个。完成4批“德州味”授权企业认证,总数达到103家,涉及产品200余种,基本形成了以“德州味”品牌为引领、11个县市区品牌为核心、企业品牌为支撑的“1+11+N”的品牌发展格局。

推动融合发展
构筑联农带动“稳定器”

按照“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发展定位,高标准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11个县级食品产业园区建设同步推进,“一区多园”产业平台初步形成。食品加工产业链建设有力推进。2022年,全市234家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23.4亿元,同比增长12%,累计招引食品项目33个,计划总投资131.4亿元。龙头企业引进培育成效明显。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0家。创新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机制,累计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评选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6个,四级联创格局初步形成。

做好农村改革
构建农村发展“快车道”

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等多项试点工作落地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股权质押贷款、三权分置等工作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积极申报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集成创新试点,推动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2022年平原县入选全省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改革试点县。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三百”示范、“双千”带动工程,全市发展农民合作社1.48万家、家庭农场905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697家。陵城区、乐陵市被批准列入全国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试点县。

下一步,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筑牢乡村产业振兴基础,向全面建设农业强市进军。

一是全面推进“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打造农业发展新高地。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重大机遇,以种粮兴业助力乡村振兴。首先扩产能,加快推进全国整地市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率先创建“吨半粮”标准体系,今年力争核心区“吨半粮”达标面积80万亩以上。其次稳面积,严格落实四级“田长制”,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最后提质效,大力推进“吨半粮”产能示范区、节粮减损示范区、节水灌溉示范区、绿色生态示范区“四区联创”,为国家和省粮食安全作出德州贡献。

二是全力打造中国“食品名市”,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整合土地、资金、项目等优势资源,集中向园区投放。聚焦粮油精深加工、肉制品、功能食品、调味料、饮品饮料、预制食品、休闲食品七大产业,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食品加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6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00亿元。

三是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共同富裕新路径。以创建“国家农村集成改革实验区”为抓手,重点在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类地”改革、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破解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为全国农业农村改革提供样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杨鸣宇 编辑|王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