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德州有礼 |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姚向东:传承千年工艺 描绘“漆彩人生”

中国是世界上产漆最多、用漆最多的国家。德州有一位匠人,他潜心漆画创作十多年,蛋壳、螺钿片、金银箔等小物件,经过涂漆研磨、刀刻雕琢,在他的手里实现了华丽变身。他就是44岁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姚向东。

8月17日,记者来到位于德州董子文化街的姚向东工作室,大漆独有的气味充斥着整个房间,环顾四周,一件件漆画作品让人目不暇接。在一幅画作前,姚向东正拿着发刷在作品上反复变涂,还不时俯下身仔细观察上色情况。

姚向东在漆画创作方面颇具造诣,多幅作品被山东省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海澜美术馆收藏。

刻苦研习  掌握顶级漆艺技法


姚向东刻苦勤奋,颇具才华,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毕业后,辗转于济南的广告公司、建筑公司做设计师。2009年,他毅然辞职,在董子文化街成立了工作室专职画画。

“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漆画,随着不断了解,对大漆的高贵质感和表现力越来越着迷。” 姚向东回忆道。

他说,传统漆器制作工艺所使用的天然生漆,即大漆,来源于漆树分泌的汁液,一棵树每年割漆七八次,仅能得到1斤生漆,有“百里千刀一斤漆”之说。

宣纸上作画是计白当黑,漆上作画则是计黑当白。国画落笔则画成,而漆画落笔只是开始,接下来还要经过堆漆、贴蛋壳、变涂、涂色漆、贴金银箔、罩光、研磨、推光等几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重复数次,每次都要耐心打磨,打磨后需经过12个小时晾干,还要在荫房放置12个小时以上,才能开始下道工序。

耗时最长的漆画作品,历时一年半,这幅作品就是《春·盛歌》,曾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并被山东省美术馆收藏。作品通过表现苗族芦笙节载歌载舞的生活场景,讴歌当下民族大团结的繁荣盛世。画面采取垂直线构图,给人一种崇高、积极向上的感觉;在人物刻画上采用夸张的手法,增加造型的艺术性,大跨步的动作有一种向前行的视觉冲击力。透过画面,仿佛能听到悦耳的芦笙之音,萦绕耳畔,经久不息。

追求完美  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

漆画《治黄首役》是姚向东承接的国家重大题材创作任务之一,近期将在上海中国画院及全国巡回展览。

“这是我所有漆画作品中最用心也是最满意的一幅。”姚向东说,这幅作品中对黄河的表现,除了用黄色漆来髹涂之外,其他部分都是以蛋壳为主,凸显浪花的效果。贴蛋壳本身耗费的周期很长,需要把蛋壳区分出不同的目数来镶嵌。光贴蛋壳的制作环节就耗时3个多月,大约用掉2公斤白色鸡蛋壳、1公斤鸭蛋壳、0.5公斤粉色鸡蛋壳。

姚向东介绍,这幅画光变涂、打磨就经历了十余次,使得埋在底层的色彩或形象逐渐隐约地、有层次地显露出来。

在创作这幅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作品完成了一大半,姚向东感觉大禹的形象局部比例不协调,决定重做。当时,画作距离交稿时间不足两个月,大漆阴干慢,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姚向东秉持着对自己负责、对作品负责的态度,坚持要改。凭着这种执着和认真,他克服了一切难题,如期完成了创作。

“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够了。虽然创作过程包含大量反复性的工作,但我乐此不疲,因为看到作品有更好的表现形式,总能为我带来惊喜和快乐。”姚向东表示。

精心授课  传承千年漆艺

在大漆创作之路上,姚向东一直保持初心,不断学习。他多次前往北京、福州等地跟随专业导师学习,也拜访民间漆艺大师,学习研究漆艺的历史及工艺特点,还和年轻一代漆艺人进行思想碰撞,激发创作灵感。

“传统工艺的发展既要注重传承,更离不开创新研究。”姚向东说,十余年来,经过不断探索,他将漆艺融入首饰、家具、衣服等,让更多年轻人喜欢漆艺。

在姚向东的鼓励帮助下,他的徒弟田志炫被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录取。姚向东开设的漆画公益体验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漆画创作之难体现在对漆画语言的准确理解与把握。只要有人愿意学习漆画,我就会把所学所知都教给他们,帮助他们在漆画领域走得更远,这也是我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使命。”姚向东说。

为了创作好的作品,姚向东几乎每天早出晚归,有时为了创作,在北京宝隆艺园的工作室,一呆就是一年半载,无法陪伴父母妻儿是常事。

艺术探索之路无疑是艰辛和困苦的,但凭着对漆画的痴迷,以及勤奋与执着,姚向东自信,一定会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将漆画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 | 刘臻 杨戈 姜伟

编辑 | 芦瑞瑞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