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区:构建“家·校·社”立体育人框架 打造“善德齐家”全环境育人品牌

2022年2月,德城区获评全省首批全环境育人实验区,是德州市唯一入选的县市区。德城区立足本地儒学文化、运河精神,深入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探索,尊重家庭育人的长度,加强学校育人的深度,延展社会育人的广度,点点互连、线线交织,融合构建“家·校·社”立体育人框架,为青少年搭建起温馨友好的成长环境,打造“善德齐家”全环境育人品牌。


以家庭育人为前沿  建好成长的“第一所学校”


德城区将家庭教育放在首位,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中,通过家长培训、志愿服务、家风家训等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观念、丰富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技巧能力,坚持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循序渐进地进行家庭教育,呈现“5+2>7”的良好育人效果。
“三级”家长学校协调推进。加强各级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形成以区级家长学校为主,各学校家长学校为辅、社区家长学校补充的办学格局,采取线下“集中面授+实践活动”、线上“观看直播+交流分享”的形式,传播先进的教育方法、科学的亲子理念。今年以来,区级家长学校开展线上教学12期,点击量50余万次;52所校级家长学校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00余场,惠及家长6000余人。社区开展了系列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通过模拟场景演绎、现场问答等方式普及幼小衔接、习惯养成、青春期沟通等家庭教育知识,满足家长多样化的家庭教育学习需求。

打造“善德齐家”家庭教育师资梯队。成立家庭教育宣讲团,将教育名师、专家学者、优秀家长等纳入宣讲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少年宫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育儿主题宣传。学校建立“善德齐家”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健全“一岗双责”工作机制,每校设立首席家庭教育讲师,开展理论知识、案例分析、绘画心理等培训,定期组织家庭教育专题讲堂、论坛、沙龙等活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特征、家庭亲子关系等的内涵,建设家庭教育教师成长梯队。各学校针对家校社共育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开展课题和项目研究,推进模式创新,实现学生关爱全覆盖。
完善“善德齐家”家校育人管理体系。探索构建规范化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涵盖年龄特点、科学沟通、亲子活动、心理咨询四大板块,借助真实案例,将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小工具或小方法,帮助家长为孩子成长成才创造民主和睦的家庭环境。各学校建立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完善家委会章程,明确家委会职能、权利和义务,完善组织管理,促进家校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组织美丽家庭、好少年、书香家庭等的评选,及时宣传推介,营造“百花齐放”的科学育人氛围。

以学校育人为阵地  “三味书屋”五育融合

德城区将“有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中,以学校为主阵地,统筹家庭、学校、社会力量,从环境硬件、师资软件到文化浸润,为学生创建知书识礼的学习环境,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

美化校园环境,强育人力度。2021年底启动中小学改造提升工程,计划利用四年时间新建、扩建中小学24所,力争到2024年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文化浓郁的义务教育学校群。目前已启动的16所学校建设,总投资约6.9亿元,增加教育用地205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设文体、艺术等活动场地面积10.5万平方米,打造富有书香韵味、育人功能的特色景观与功能区域,校园风光更加宜人、文化景观更加和谐,寓教于景效果初显。在德州市东风东路小学,高大醒目的校风校训、随处可见的礼仪规范、青翠葱郁的校园景色,让学生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德城区麒麟小学将二楼走廊打造为红色文化长廊,以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精神风貌为主干,处处凸显精细化育人特色,精美的教育板面和醒目的宣传标语让广大师生置身于无形的心灵熏陶之中。

创新德育路径,添育人亮度。开发“善德齐家”德育精品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明德、厚德、载德为目标,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整合各学科学段课程资源中的德育要素以及区内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借助课堂教学、课后社团、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礼仪文化活动等多元化载体,构建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的一体化德育课程体系。目前,德州市实验小学“生态育人”、德州市第五中学的“研学助德”、德州市北园小学“温度教育”、德城区第三实验小学“光影润泽”等德育品牌成效显著,依托开放式、参与式、自我教育式的课程体系,用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等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促进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健全人格、行为习惯的养成。

“零距离”沟通联络,增育人温度。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一对一”家访10万余次,精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思想、生活状况,与家长沟通“双减”、“五项管理”、幼小衔接等落实建议,持续提升育人实效。围绕“家—校-社区”合作主题,探索建立联合项目清单制度,制定劳动教育清单、“智慧父母大讲堂”主题清单、亲子互动“10+N”件事清单、家庭社会好习惯清单等,为科学育儿提供“保姆式”服务、“零距离”指导,保障家校社合作无缝衔接、高效运行。广泛听取各方对教育工作的建议,设立实体意见箱和网络意见箱,以问题为导向,综合运用小组协调、项目考核、正向激励、全时宣传等举措,及时化解社会疑虑,缓解家长焦虑,赢得家长支持与配合,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以社会育人为根基  做好成长的“快乐大课堂”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德城区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为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定期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动,提升家长、师生乃至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积极组织和参与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把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社会发展融为一体。

建设书屋,满足青少年精神需要。德城区在中心广场、迎曦园、四时园、濯锦园等公共区域建设城市书房“明德”书屋,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管理、共建共享”的原则,采用“统一审核、统一标识、统一配置、统一监管”的模式,有专业人员管理,免费借阅,将城乡书房打造成休闲、阅读新地标。努力构建覆盖全区、布局合理、方便快捷、全民共享的阅读服务网络,规划建设微型图书馆(阅览室),书籍涵盖道德法律、社会公益、科普知识、文学艺术等内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更好地满足青少年文化生活需要。

成立中心,满足青少年心理需要。区教体局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组建120余名教师参与的区级心理健康教师服务团队,开展心理健康分领域专题培训活动。中心特别策划暑期“时间管理”专题栏目,分类推出亲子关系、兴趣爱好、作业管理、运动管理、劳动管理、情绪表达等微视频,点击量1万余次。开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公益热线,引导青少年在出现烦恼、焦虑、痛苦、悲伤等难以调整的负面情绪,或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时拨打热线电话,鼓励家长当与孩子出现亲子关系问题时及时与心理教师沟通,共同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专业服务,提供青少年关爱保护。“德关爱”未成年人保护系列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启动,通过“看世界”、“知心妈妈”、“开心涨一岁”、“护童”探访等10个服务模块,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各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部设立未成年人活动室。2022年暑假期间,全区共设立65处儿童托管站,坚持“志愿+公益”的原则,招募了教师120余名、社区工作者70余名、青鸟计划志愿者20余名,各托管站根据自身特色制定“带娃方案”,开设红色教育、国学经典、手工创作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程,吸引了众多学生参加,托起学生暑期安全。

下一步,德城区将紧盯蓝图,大力推进“全环境育人”建设,充实家庭育人第一课堂,做大做强学校育人品牌,充分融合社会育人资源,经纬交织,条块结合,凝聚起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强大合力,积极构建德城协同育人新体系,逐步把育人“蓝图”变成教育“实景”。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徐洪鑫 编辑|陈锟
审核|张燕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