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融入京津冀 奏响人才兴德最强音

         “这是我国首条介孔微纳新材料示范产业线,是我们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合作引进的,专业从事介孔微纳新材料的研发、制造、创新与应用服务,目前已与多家化妆品企业达成合作。”日前,走进位于陵城经济开发区的山东固立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立建自豪地说。



  像赵东元院士一样,目前有超过1200名来自京津等地的专家分别以“假日专家”、离岗创业等方式来德州创新创业。10年来,我市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区四基地”战略定位,深化改革,精准对接,奏响人才兴德最强音,近5000人次入选市级以上人才工程。2022年以来,德州市申报入选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工程64人,柔性引进“假日专家”“科技副总”等457人,新集聚大学生7万人,富有德州特色的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正在隆起。

实施“人才兴德”战略 凝聚发展强大合力

 《实施“北接南融”专项行动推进德州特色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建设》荣获2023年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最佳案例,我市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作人才工作典型发言,为全省唯一。

    10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区域人才协同发展,立足区域特点,深入实施“北接南融”专项行动,通过建设“双向飞地”、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区域产业、人才梯次互补和良性互动,实现融合共赢。在2022年5月召开的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我市提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战略叠加、土地空间、综合成本等比较优势,主动承接区域人才智力资源外溢辐射,全力打造面向京津冀鲁的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专门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推进专班,在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加挂对接京津冀工作科牌子,统筹推进区域人才引育、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各方面协作,将人才工作全方位嵌入区域大战略、协同大格局。

  人才政策不断升级。2015年,德州围绕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出了《德州市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人才支撑计划》,即人才政策“黄金30条”。2020年,出台《关于实施“人才兴德”行动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打造人才政策“黄金30条”升级版。2022年5月,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出台“人才强市23条”“产才融合17条”“大学生兴德34条”等人才新政4.0版,打造上不封顶的“无框”政策体系。从2015年出台人才政策“黄金30条”到2022年出台人才政策4.0版,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从每年1亿元提升至2亿元。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我市坚持整体规划、分类推进,重点打造园区承载、创业孵化、企业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四大平台”,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成功创建全国第4家国家级引智试验区——中国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引智试验区、全省第4家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德州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国家高端人才引领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7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深化“一企一校”“一企一平台”工程,推动近2000家企业与“中科系、京津系、齐鲁系”等大院大所合作,促成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研究院德州分公司、山东农业大学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小麦产业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平台落地。

产才深度融合 放大互促共生“乘数效应”

  聚焦全市12条标志性产业链,启动实施打造科教产协同创新共同体三年行动,同步绘制产业、技术、人才“三张图谱”。“近几年公司持续引进了包括姚斌等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15名专家教授,作为公司创新发展的‘科技导师’,为公司研发注入强劲动力。”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雷达介绍。通过柔性引才方式,公司成功与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嗣良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的“葡萄糖酸钠绿色生物制造项目”成功落地转化,大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10年来,我市围绕大力实施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坚持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之路,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技术链,不断提高人才引育与产业发展契合度,全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

  探索“飞地”引才新模式。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于2022年10月试运行,2023年4月12日揭牌运营。“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将更好借力北京创新要素、高端人才优势,打开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窗口,探索京德科技人才双向协同新模式,搭建双招双引新平台。”德州市人才发展集团董事长郭强介绍。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运营以来,已吸引北京大学“超分辨显微镜”等37个项目入驻孵化,集聚包括5位院士、15位教授、65名博士在内的200余名高层次人才;已在我市落地项目12个,总投资14.69亿元。

  加大柔性引才力度。为突破高层次人才引进瓶颈,2018年5月,我市出台《德州市“假日专家”工程实施办法》,支持各类人才不变身份、不转户口、不转工资档案、不计时间长短,自由便捷地来德州创新创业,持续打造“1小时人才圈”,京津地区高层次专家人才来德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大大激发。成功引进中科院马光辉院士“中科森辉微球技术转化”、北京工商大学刘新旗院士工作站等一大批高端人才项目。


     打造精品活动高效揽才。自2016年起连续举办5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签订人才合作项目909个,有研半导体等300余个项目成功落地,被省政府纳入“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的重要板块。自2021年起,我市已连续3年举办中国·德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每年选取5至6座国内外中心城市举办分赛,“以赛代评”吸引高层次人才带团队、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德州创新创业;依托各城市分赛同步开展高校院所对接、在外人才恳谈、人才政策宣讲、环境宣传推介,吸纳中心城市人才、技术、产业等创新资源。目前,3届大赛已吸引606名海内外人才报名参赛,引进181名高层次人才,遴选落地82个高质量项目。

打造优质生态 建设区域人才聚集高地

  “我每个月能领到5000元的生活补贴,我爱人每月可以领到未就业生活补贴,我们还申请了30万元的人才安家补贴,极大降低了安家成本。”谈起在德州的发展,山东新希望六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李洋赞不绝口。

  10年来,我市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以对人才认识的高度和留住人才的温度,大力实施人才创业安心、住房安居、配偶安置、子女安顿、身体安康“五安工程”,叫响“‘德’有你、才‘州’全”工作品牌。

让人才“心有所属”。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健全德州籍院士联系服务机制,对9名两院院士每人分别由1名市领导、1个职能部门、1个县市区组建专班联系服务。加强人才荣誉激励,大张旗鼓表扬奖励突出贡献人才和引才用才先进单位,对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让人才“住有所居”。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构建产权型住房、租赁型公寓、商业化酒店、货币化补贴“四位一体”人才安居体系,目前全市建成高品质人才公寓近4万套,针对柔性人才上线190套酒店式专家公寓,发放人才购房补贴1.1亿元,努力实现“人才来了有房住、人才留下有住房”。

 让人才“业有所成”。我市大力推行“投、贷、保、券”等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创业人才最高享受5000万元“人才贷”支持、350万元“创业券”奖励和20万元创业保险补贴,在全省率先上线“德才码”数字化平台,发放“德州惠才卡”700多张,为各类人才协调解决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关键小事”600余项,努力让更多人才聚在德州、扎根德州。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 | 杨德林 通讯员 | 靳祖鹏

编辑、审核 | 张志宁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