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丨规划引领,试点带动!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德州实践”

5月18日,我市召开“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城乡融合发展专场。市发改委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曹文瓒,市发改委农村经济科科长亓秀玲,市发改委动能转换协调科副科长李玲玲,平原县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四级调研员潘吉兵出席发布会,介绍全市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规划引领、试点带动,加快推进城乡要素融合、服务融合、设施融合、经济融合,各项任务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强化规划引领,城乡融合政策机制不断完善

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德发〔2020〕6号)》《德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德政发〔2022〕10号)》等文件,为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及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基本政策遵循。市有关部门围绕人口、就业、土地、财政、金融等重点任务,研究出台了20多项具体政策措施,全市形成了协同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

注重试点示范,省级试验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6个县(市、区)入选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截至2022年底,5项试验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效,试验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累计1574.99亩,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股权抵押贷款28.58亿元,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对接额突破380亿元,累计7条典型经验做法被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推介。

推进“四个融合”,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

(一)坚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进城乡要素融合。一是畅通入乡返乡渠道。鼓励支持退休人员、企业技能人员、外出经商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五类人员”入乡返乡创业。“十四五”以来,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4亿元,扶持市场主体1.1万家;发放自主创业农民、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7.86亿元,惠及5973名创业者。二是推进城乡土地集约利用。累计立项小挂钩项目71个,拟形成建设用地指标4681亩,优先满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求;2022年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41万亩、闲置土地1465亩,均为历年之最。三是加大财政金融支农力度。2022年,统筹安排涉农资金53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重达到6.03%、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截至3月末,全市涉农、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9.3%和31.9%。

(二)坚持全民覆盖、普惠共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融合。一是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施农村教育强镇筑基、小规模学校撤并、薄改与能力提升“三大行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其中,薄改与能力提升行动涉及项目1024个,覆盖12个县(市、区)241所学校,544个项目已竣工。建立了县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与当地公务员工资增长长效联动机制。二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成医共体19个,乡镇卫生院“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达标率100%。新建改建中心村卫生室343家,初步形成了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三是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文化科技中心开工建设,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达到22个,建成城市书房26家,基层文体组织、文体队伍、文体场所建成率100%。四是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筹资标准,调整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困儿童等九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

(三)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融合。一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以县域为整体,统筹规划全域覆盖、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目前,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编制完成,98个乡镇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354个行政村编制了村庄规划。二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总里程和密度均居全省前列,建制村实现100%通硬化路。中心城区、齐河县、宁津县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1180个村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全部完成。累计84.8万户村民实现清洁取暖。三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建立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无害化卫生厕所管养体系,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四)坚持动能转换、完善链条,推进城乡经济融合。一是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创建新六产示范县8个,新六产示范主体74个;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省级4家。国家、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分别达到15个和18个,省级产业强镇35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350个。7个特色小镇纳入全省清单管理。二是畅通城乡市场供需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络,强化县城综合商业服务能力、乡镇区域服务能力、村庄便民服务能力;齐河县获评山东省现代流通强县,临邑县获评省级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引领县。开展“快递进村”工程,齐河县、乐陵市、禹城市被授予省级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2022年,农村网络零售额93.2亿元,占全市网络零售额的58%,增长14.4%。三是健全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累计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超过11万人次,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9万余个、上岗5.4万人。以工代赈工作走在全国东部地区前列,去年累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89个,雇佣农村劳动力18048人,发放劳务报酬31200万元。全面推广农村党组织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百”提升工程。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高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城乡“四个融合”,积极谋划,狠抓落实,不断探索突破,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力争形成更多典型经验和发展举措,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郑东岩 编辑|密霖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