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砘碎语
□本报特约撰稿人 朱殿封
耙(bà)和石砘是犁、耧的亲密搭档,诞生于犁之后。它们是否与耧同期诞生,史料没有确切记载。今人只能笼统地说它与耧“脚跟脚”诞生,当然,这个“脚跟脚”在历史时间长河里也许相隔了数十年、上百年。有关农具起源的书籍中说,耙和石砘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耙用于碎土、平地和消灭杂草,石砘用于压实松土。书籍记载肯定远远晚于耙和石砘的诞生年代。
北方地区通用的耙长约1.5米左右,宽约80厘米左右,一盘耙连边框在内有三道竖木梁,三道横木梁,中间横木梁两侧还有两条斜木撑。每道竖木梁上间隔15厘米左右安装一根铁制或木制耙齿。木制耙齿诞生先于铁制齿耙,耙齿上部方正下部扁尖且弯曲。有的耙是两道竖木梁安两行耙齿,有的只安一行耙齿。
耙对农作物种植的作用不可小觑。犁铧耕翻土地,翻出的新土成条形土块,一经日晒形成许多坷垃,如果不及时破碎,坷垃支撑着土层,水分蒸发会跑墒,再者,坷垃破不碎,播种时阻绊耧脚,种子落土不匀,或种子被坷垃压住抽不出身子,这些都容易导致出苗不全不旺。耙的功能正是碎土和保墒。
耙地,一盘耙一般套两头(匹)或三头(匹)牲口,耙地人站立到耙盘上,压住耙盘防止轻飘,受重的耙齿插入土里。如果牲口体力弱,便安排个小孩蹲在耙上压着,或者放几块土坯压住,但是这样耙得土层浅。耙地人一手牵着牲口缰绳,一手执鞭,身子悠然晃动带动耙盘前行。耙齿把二三寸厚土层的坷垃耙碎,把小面积高洼不平的土层荡平,把土里的杂草顺带“搂”出来。耙,是土地的梳子,为土地新娘巧扮梳妆。
农具家族中,耙与众不同,它身形缩小后成为木耙(pá)。前者适宜大片土地作业,却对地头地边、窄畦小垄、单垄地块缺乏能力。因而先民发明了木耙,长约40厘米,单横梁上安装耙齿,分铁、木两种,铁齿耙用作荡平小块、小畦土地,木齿耙用作荡菜园畦垄和场间摊晒粮食。
木耙还演化为古代兵器,铁齿钉耙耙齿锋利似钉,攻击性强,作为兵器使用可击、可耙,是军中利器之一。耙的击法有“推牵”“扁身杀”“倒头打”“大斜压”等,防法有“直起磕”“对打对揭”“扁身中拦”等。武术单练套路有“荷叶耙”和“九齿钉耙”等,对练有“耙进枪”和“耙战刀牌”等。这让人联想到《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上宝沁金耙,那可是太上老君锤炼的宝物。小说虽然不是历史,但其情节来源于生活。
由此引申,农民搂柴草使用的竹耙子是不是由耙化而来?梳头的梳子、篦子,老年人使用的“痒痒挠”,是不是也由此演化而来?前者与后者的区分好似孙悟空的金箍棒缩小为绣花针,分别用于生产和生活。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钻探试掘,在两座战国时代的大型古墓葬中各发现了一件象牙雕刻的“痒痒挠”,以年代论,猜测“痒痒挠”由耙演化而来有点不靠谱了。
如果说耙是土地坷垃、杂草的克星,那么石砘便是土地“通风冒气”的克星。
石砘与耧相匹配,有两个石轱辘的,有三个石轱辘的,轱辘的间距与耧腿间距相同。大概因为石轱辘是扁圆形状,鲁北一带俗称“砘轱辘子”,直径约30厘米左右,厚度十二三厘米,中间凿三四厘米的圆孔,两个或三个一般大的石轱辘为一副。将石砘固定在一根硬实的圆木的两端,配套木质框架,由一头牲口拉动。石砘顺着耧垄走,将耧铧翻暄的土压实。有歌谣曰:“大黄牛,拉砘子,吱吱扭扭叫阵子,叫一阵,停一停,让俺紧紧牛缰绳。牛缰绳,抓在手,拉着砘子胡乱走,压得麦垄弯弯扭,长得麦子稀拉溜,来年麦子收半斗。牛缰绳,抓在手,拉着砘子照直走,压得麦垄直溜溜,长得麦子绿油油,来年麦子增八斗。”
耙(bà)是犁的得力助手,耙(pá)和石砘是耧的左膀右臂,犁、耙、耧、砘四者各有所能,各有侧重,它们密切合作各尽其力,方能圆满完成农作物播种。四力合一,才有了一粒种子的成功落地,生根发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