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找准乡村游的“流量密码”


董星宇

春节临近,各地旅游市场逐渐热闹起来,尤其是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的开启,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来山东过大年。作为乡村文旅节中的重要内容,乡村游既丰富了游客的选择,也能让当地资源“变现”为经济效益。

发展乡村游,在于做好“引客”和“留客”两篇文章,这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需下番功夫,尤其各地相继推出乡村游后,能否找准“流量密码”,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德州、留在德州,成为乡村游发展成败的关键。

打造特色,释放乡村游强大潜能。最是特色引客来。在乡村游中,打特色牌成为各地普遍采取的方式,但难免出现同质化问题,尤其是相近的两地,受制于地理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推出的乡村游活动往往出现“雷同”,这无疑会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因此,在打造乡村游上,要做到既有各自特色,更有统筹谋划。德州各县市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乐陵的影视资源、宁津的杂技、武城的运河古镇四女寺,各地应立足独特资源做好“吃、玩、游、娱、购”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特色魅力。同时,德州市级层面也应做好统筹,实现各县市区乡村游“各美其美、美而不同”,让各地特色成为吸睛游客的最亮招牌。

注重生态,做好乡村游基础保障。乡村游应注重展示自然风光、风土人情。近年来,德州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了一系列举措,为乡村游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在发展乡村游的过程中,各地要辩证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决不能以旅游开发为名破坏生态环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优化开发格局,调整产业布局,推进绿色发展。依托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打造德百旅游小镇;依托乐陵千年枣林旅游区,打造以枣乡记忆、枣乡驿站、福寿文化、枣神赐福为主题的“枣乡人家”乡村旅游项目;依托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打造“黄河人家”乡村旅游项目,这些都是德州各地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关系的范例。与此同时,各单位部门也应加强引领,带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与群众携手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着力将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乡村文化旅游的强大发展动能,延伸打造安全、绿色的农副产品生产链条,实现高效、节能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游繁荣振兴。

服务争先,做好乡村游保障工作。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世界的走红,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服务和旅游保障工作。乡村游,看的是景色,享受的是优质贴心的服务,尤其是自媒体时代,服务好不好不是政府说出来的,而是靠广大游客切身感受到并主动推介宣传出去的。发展乡村旅游,要主动树牢服务意识,着眼于游客体验,立足于游客需求,做好餐饮、住宿、交通产业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同时,面对网上提出的建议也要及时反馈,做“听劝”政府,用真诚和热情来打动游客的心。

(作者单位:武城县农业农村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黄晓龙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