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挖掘文化资源 讲好“两河故事”


□张明昭

德州,因黄河而名、因运河而兴。黄河和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必须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推进“两河牵手”工程,必须深入挖掘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两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让两河成为造福人民幸福河。

挖掘文化资源,搭建两河景观连通新场景。打造多样化消费场景,将美食、游览和文化体验等多种元素融合起来,能够持续激发消费动能,释放消费潜力。如今,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黄河水是重要水源,两河连通廊建成,两条河流连接在一起。合理开发两河文化资源,要规划结合河道两侧优良的生态环境、多样的景观资源和多元的历史文化,打造多个景观节点,建设水清、岸绿、景美、文化兴的绿色长廊,建设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重要的集中展示地。要利用现有基础,通过实施两河水系连通、两河连通景观廊道、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旅游基础设施等项目,实现黄河和大运河在水利、交通、文化、旅游和生态等方面全面连通,形成“水上游、岸上行”的文旅休闲新场景。

深化文旅融合,构建多元特色产业新体系。强化产业支撑,才能行稳致远。对周边旅游资源的梳理,明确发展方向,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是推进“两河牵手”工程的必答题。要对廊道沿线景区、景点等进行合理规划,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形成独特的历史人文线、自然风景线和生态旅游线。要深化工文旅融合,引导一大批本地特色企业建设集企业文化展示、产品制作体验、园区厂房观光于一体的工业旅游项目。要深化农文旅融合,立足“吨半粮”“德州味”等品牌优势,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项目,推进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文旅样板。要加速周边景点提档升级进程,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打通信息沟通壁垒,有效解决游客旅游各环节堵点、痛点。

坚持文化赋能,拓宽旅游观光景点新内涵。让旅游挖掘文化内涵,让文化赋能旅游发展。要结合德州地方特色及文旅行业特征,培育廊道周边重点旅游观光景点,推出各类特色民俗活动。要打造休闲旅游特色乡村,以一村一品的形式进行村庄改造升级,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色民俗体验。要挖掘乡村历史典故,打造文化体验馆、乡村记忆博物馆,形成集林园休憩、研学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区。要开展特色田园活动,培育兼具观光休闲和文化创意活动,在林果花期和成熟时节,开展游梨园花海、品传统文化、尝特色美食、赏美丽乡村等主题,建设运河产业园和手造展示体验中心,让民俗文化遗产“活起来”。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两河牵手”工程畅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要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点亮文化新地标,讲好新时代“两河故事”,让历史记忆更加鲜活,让文化焕发新光彩,让经济和文化同频共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德州日报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