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臻
4月30日,“中国梦•劳动美”德州市庆“五一”表扬大会召开。当前,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工匠始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我市瞄准产业链智力需要,紧扣行业发展人才需求,大力实施“德州工匠”建设工程,形成了选才、育才、用才的工匠培育体系,为一线职工铺实成才之路,打造工匠高地。
创新“成长链”,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从制造走向“智造”,培养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是关键。要聚焦主导产业链发展,完善选才体系,部署工匠培养链,把政策制度、选拔对象、硬件投入等向高端装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企业倾斜。要打通职工成为匠才的“成长路”,通过素质提升大体量培养、技能竞赛面对面选拔、“名师带徒”点对点培养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工匠人才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
搭建“大舞台”,激发培育高技能人才动能。高技能人才“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关键要让高技能人才在事业发展中挑大梁、当主角。要拓宽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破除人才成长的“天花板”。在德州,劳模工匠的选树不受年龄、性别、学历、职级、职称、工作年限等条件限制,以工作业绩为评价重点,把品德、技能、业绩和知识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真正让优秀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要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既要做好高技能人才的服务工作,又要支持高技能人才参与企业管理,选拔推荐优秀人才到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挂职或兼职,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不断提升高技能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
构建“强磁场”,让更多大国工匠竞相涌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十四五”期间,德州要把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作为强市之基。先进的制造业强市,需要坚实的高技能人才支撑。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内在需求,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多元培育体系,涵养“匠心”、培育“匠才”、尊崇“匠人”,激发培育创新高技能人才强劲动能。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面对新时代发展的宽广舞台,只要我们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健全培育体系,加快培养力度,释放人才红利,就定能打造新时代高技能人才的新高地。
(作者单位:德州日报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