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以端午之名 传千年文化


王雅新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艾蒲青翠,又是一年端午时,又是一年粽飘香。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仲夏端午延续至今,已成为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民俗大节。传承端午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凝聚爱国情怀,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根基。

以端午之名厚植爱国情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千百年来,屈原爱国忧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与风骨,感召哺育中华儿女。岁月翻过不同的侧脸,黑白文字遮掩不住一个个闪耀的名字,从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数先贤忠贞不屈的英雄气节,铺就了端午节浓厚的文化底色。泱泱华夏,一撇一捺皆是脊梁;煌煌中国,一花一叶俱是热爱。欢腾热闹的端午,沉淀着炎黄子孙的共同记忆,激活了蕴藏在中华儿女心底的爱国基因。

以端午之名弘扬民俗文化。“听风入夏,艾草悠香,祈愿安康。”端午节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还沉淀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饮了雄黄酒,病魔远身后”,这个季节人们会以雄黄泡制药酒,以此驱邪避疫,祈求安康;“鼓声催发棹飞奔,两岸人喧笑语频”,随着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号令,一艘艘雕绘精美的龙舟如箭离弦,在水花四溅中冲向终点。赛龙舟、挂艾草与菖蒲、打午时水、津龙舟水、食粽、拴五色丝线、佩香囊......形式多样的端午节民俗活动绵延不断、历久弥新,凝聚着民族发展的历史,亦彰显着人们团结协作、拼搏争先的奋斗精神,寄托着人们共话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

以端午之名创新文化发展。文化发展自有其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最近几年的端午节,内涵丰富的具有端午文化特色的线上科普、文艺演出、民间游戏、特色旅游等活动层出不穷,《端午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深度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描摹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创新视听呈现,引发观众共鸣。以文化创意、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节日文化,发展多种文化业态,有利于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在齐鲁大地上,每一份坚守与创新都在续写着属于我们的端午故事,传统节日文化定会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我们必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作者单位:武城县广运街道办事处黄花园社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