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勇吉康 文/胥爱珍
“酱紫”谐音“这样子”、“墙裂”谐音“强烈”……当前,在微博、抖音、B站等新媒体社交平台上,一些看似幽默风趣的语言文字表达形式不断涌现,甚至成为一种“网络黑话”现象,为汉语言文字规范使用带来了不少“副作用”。从文化传承角度看,不规范用语用字容易以讹传讹,极易造成语义的混淆,不利于语言文字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看,语言表达的模糊不清会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影响社会的整体沟通效率和文化包容性。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必须从严整治这些不良现象,对网络语言文字使用加强引导、合理规范。
网络空间作为语言创新的前沿阵地,其活力在于推陈出新,但这种创新要遵循“合规以变、有序而创、德治相融”的原则,确保网络语言文字在演化中不失根本。今年,中央网信办开展了“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通过故意使用错字、滥用谐音指代词、编造黑话烂梗、恶意曲解文字含义等问题,为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环境指明了方向。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文明用语,人人有责。只有全民坚守汉语言文字的基本使用规范,自觉抵制“网络黑话”等乱象,网络语言文字才能在继承中开拓创新的路径,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作者单位:平原县网信办 德州日报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