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传承齐鲁文明 讲好山东故事


陈启忠


齐鲁大地,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儒家文化、齐文化、黄河文化、泰山文化、红色文化……齐鲁文化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滋养着亿万齐鲁儿女的精神世界,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底色。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应该积极弘扬齐鲁文化,传承千年文明之光。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讲好齐鲁故事、传播齐鲁声音,才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齐鲁形象,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磅礴力量。

让文物说话,文物价值更加彰显。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让文物说话,基础是保护好、利用好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加强文物研究阐释与价值挖掘,揭示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文物是凝固的时间,用好科技手段,让文物说话,拓展人们感知文物的深度、广度,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沉淀的时光重新流淌,在文物中汲取文化自信力量。让革命文物说话,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人们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砥砺奋进的信心和勇气。

让历史说话,历史之光照亮未来。在这片厚重的人文沃土上,有距今8300年的东夷文化、6500年的大汶口文化、4600年的龙山文化,足以见证这里历史文化的久远;儒家、兵家、墨家思想在这里发源,先秦诸子、两汉经学大师大半出自此地,足以印证这里从不缺少思想的交锋与开创;诸葛亮、王羲之、贾思勰、颜真卿、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等名士辈出更是让这里与文化、艺术、智慧紧密交织……正是这些,散发着山东作为文化大省的自信和魅力,也承载了齐鲁大地乃至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让历史说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预见未来。让历史说话,就是要尊重历史,了解我们自身的根源和脉络,听清历史的回声,更加珍惜现在,更加坚定对未来的信念。

让文化说话,中华文化大放异彩。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滋养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齐鲁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让文化说话,能够生动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厚度、文明广度、精神高度和现实温度,更深层次地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文化说话,就是要深入挖掘并广泛传播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和思想精髓,为推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新动能。保护是最好的传承,传承是最好的保护。齐鲁文化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不是华丽空洞的“招牌”,而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要加强活态传承,以人为本,通过培训传承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同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多形式宣传,见人、见物、见生活,积极推动齐鲁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齐鲁文化宣传展示活动,让齐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齐鲁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显示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慧高度。我们只有推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当好齐鲁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推广者,不断讲好山东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齐鲁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陵城区糜镇政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刘潇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