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爱珍
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家精神,这沉甸甸的五个字,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闪耀着未来的光芒。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这一精神包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其丰富的内涵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教育家精神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师道文化中孕育而生的。中华民族崇尚“道”,将“师”与“道”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这种文化土壤为教育家精神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根基。历史上众多杰出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如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等,都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来源。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和成就,展现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崇高境界。
教育家精神的产生源于时代的需求和呼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都承担着培养国家栋梁、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家精神。从近代时期的提出“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的黄炎培,到“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张伯苓、提出“通才教育”教育思想的梅贻琦,再到大家熟知的“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全国师德标兵”张桂梅,这些教育家以教育救国的崇高理想、勇于创新和改革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以及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的深厚情感,传承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让教育家精神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源泉。
教育家精神,是穿越时空的接力棒,从古代圣贤手中传递到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手中。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家精神”一周年之际,再提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意义深远。今年的教师节,教育部推出一揽子尊师惠师举措,全国各地组织开展了走访慰问、表彰奖励、亮灯致敬等一系列致敬教师的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师重教、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浓厚氛围。
当前,时代快速发展,教育事业面临新的挑战,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也要求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而教育家精神,正是我们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重要法宝。涵养教育家精神,尤其需要教师主动作为,要加强学习、注重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更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永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用心去关爱每一名学生、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在这个属于教育者的节日,让我们向那些在教育田野上默默耕耘的教育家们致敬!让全社会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作者单位:德州日报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