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子瑞
国庆将至,“婚礼黄金周”成为热点话题,一大波结婚热潮席卷而来。日前,德州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团市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城乡倡导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实施方案》,鼓励新人将简约适度、文明温馨作为举办婚礼的新追求,让“婚事新办、喜事简办”成为共识。
“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自古以来,我国作为礼仪之邦,尤为重视风俗。风俗是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移风易俗是项大工程,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持之以恒。
近年来,德州市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反对浪费、文明办事”为主题,坚持宣传教育、实践养成、制度约束相结合,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引导城乡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取得显著成效。德州的实践说明,移风易俗需要长效机制。
移风易俗不能“蜻蜓点水”,需要久久为功。移风易俗,要靠埋头苦干,而不能靠夸张的情感和表面文章。要靠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不能满足于搞几次活动、添几项“政绩”。要旗帜鲜明地倡导移风易俗,积极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环境和氛围,形成“以简朴为荣、以节约为美”的社会风尚。
移风易俗不能简单地“明文约束”,需要以文化人。近年来,德州部分县市区指导村民用村规民约去倡导新风,用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方式去协调监督落实,这些都是有益尝试。移风易俗,不是简单地下个文件、印份方案,明文禁止约束百姓,而是要建立移风易俗长效机制,积极指导群众文明开展婚丧嫁娶等活动。要在农村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文化服务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群众性文化活动中,以文化人,润物无声。
推进移风易俗,还需行之有度。在推进移风易俗的过程中,当地政府要注意坚守权力边界和政府理性,防止权力恣意、任性。基层组织能够通过社会自治、自律解决的问题,政府就没有必要越俎代庖。就消除陈规陋习来说,不仅需要时间和耐心,更要以尊重民众自由选择权为前提。对民风民俗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陋习,建议尝试通过党员干部示范或行政指导的方式加以引导,绝不能采取硬性手段强制村民移风易俗,否则可能适得其反,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作者单位:平原县委宣传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