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臣光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涌现与发展。 新质生产力以新技术深化应用为驱动,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主要特征,为乡村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等提供了巨大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在创新。从“新”出发,聚焦科技兴农,为推动乡村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了重要条件。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助力农业农村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农业深度融合,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要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强农业关键领域技术创新,不断催生农业高新技术,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在德州,科技助力让乡村产业发展更有活力,如陵城区边临镇发展智能连栋大棚,种植无水栽培蔬菜,市场供不应求;宁津县王世英村发展泥鳅深加工产业,村集体收入翻了一番。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质优。以“质”立足,打造优势产业生态链群,推动乡村产业从注重规模数量扩张向注重质量品牌提升转变。如今,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特征,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竞相涌现提供了良好契机。要坚持走“品牌兴农”的路子,对乡村特色资源和特色文化进行充分探索、挖掘,打造“土味”十足的乡村产业,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乡村品牌,为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在“生产力”。人才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动能。要通过制度完善、服务提升、环境营造等,形成系统化政策举措,打通乡村人才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待遇提升等方面的堵点,找准“人”“岗”“事”的结合点,让扎根乡村的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引得进、待得住、用得好,能为、敢为、善为,在乡村沃土上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当前,德州各地“新”潮澎湃、向“新”而行,在交出一份份乡村振兴“致富答卷”的同时,农民群众也全方位享受到新产业带来的乡村生活新变化。未来,新质生产力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见证德州更多乡村走向更加繁荣、富裕、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宁津县顺旭嘉物流有限公司)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