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不仅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更是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实践。我们应不断优化治理效能,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和发展路径,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坚持创新驱动,解锁治理效能提升新密码。传统的农村治理模式,受制于效率低下、资源分散、信息闭塞等瓶颈,难以有效应对新时代乡村振兴带来的复杂挑战和多元需求。只有以创新促发展,用科学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才能以高效能高标准规划乡村振兴宏伟蓝图。近年来,德州市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入乡村治理体系,构建智慧乡村平台,实现乡村治理的精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陵城区义渡口镇依托省数字乡村试点建设,践行枫桥经验“陵县模式”,通过高度集成的视频网络互联互通技术,实现了与各个党建共同体、便民服务中心之间的无缝对接与高效调度。科技创新的赋能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使得各项政策能够迅速传达至基层,也能够及时收集并处理来自乡村一线的反馈信息,确保群众的声音被听见、问题被解决。创新驱动的发展展现了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新风貌、新成效。
强化产业筑基,激活乡村振兴强劲引擎。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更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劲引擎。德州市在保障农村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充分就业,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农村经济整体升级,激活产业发展动力源泉。武城县鲁权屯镇积极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协同发展新路径,吸纳本土优质企业入园,将原本分散的小微企业统一整合入园,实行规范化、集约化管理,注重治理低效企业,通过盘活闲置车间资源,释放了200余亩土地,并成功引进了7个优质项目落地,实现了产业动能的转换与升级。同时启动“润泽桑梓”公益项目,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开辟了“商而优则农”的农业产业模式,实现城乡融合与产业升级的双赢局面。这一产业创新举措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也促进了城乡融合与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绿色守护,绘就乡村振兴生态画卷。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乡村环境治理上,德州市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了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农民群众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幸福生活。陵城区丁庄镇直击人居环境整治难题,通过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厕所革命,有效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质量。同时,全面排查并清理垃圾、乱堆乱建及畜禽散养等问题,实施包保责任制确保管理无死角。治理乡村环境,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必不可少,我们可以将整治纳入村规民约,通过教育引导转变群众观念,激发其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作为”的转变,共同守护美丽村容,提升环境治理自觉。通过聚焦绿色守护、推进环境治理、发展绿色农业、培育生态产业和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等措施,成功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生态画卷。
(作者单位:临邑县临南镇人民政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