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文化典籍“耀”世界 齐鲁文脉通古今


□胥爱珍

11月7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的485位专家学者围绕“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主题,深入交流对话,从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汲取智慧力量,合力推动古典文明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展现新的时代价值。同时开展的古典学研究成果展上,山东展出《儒典》《黄河大系》《云冈石窟全集》三部书籍,向世界展示了齐鲁文脉的无穷魅力,生动诠释了文化“两创”的深刻内涵。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山东,自古以来就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滋养着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土地,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三部书籍的展出,是对齐鲁文化的深情致敬,更是山东在推动文化“两创”道路上的坚实步伐。

作为山东文脉工程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儒典》不仅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古书的样貌,更集中体现了儒学传承发展的主脉络;不仅为山东文脉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儒家文化的窗口。《黄河大系》则从沿黄九省(区)共有的文化特色入手,将黄河的波澜壮阔与沿线地区的风土人情融为一体,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山东文化的多元与包容,让读者既能感受到黄河的雄浑与壮美,又能领略到齐鲁大地在黄河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与贡献。《云冈石窟全集》深入挖掘了云冈石窟所蕴含的历史内涵与文化价值,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生动诠释,展示了山东在古典学研究方面的深厚底蕴。

当然,山东在推动文化“两创”上的担当和作为,不仅体现在这些文化典籍的编纂与出版上,更体现在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中。从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到“山东手造”推进工程的深入实施,山东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创新的思维,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通过联通重点景区、遗址遗迹、古城古镇古村等节点,打造了一条条集人文历史感悟、自然风光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既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到山东的历史文化魅力,又让传统文化在旅游产业的推动下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山东手造”推进工程,通过创意创新,将一批批非遗或传统工艺转化为新的文化产品,从潍坊风筝到杨家埠木版年画,从枣庄鲁班锁到淄博陶瓷,从胶东花饽饽到德州红绿彩,这些“山东手造”产品展现了高超的匠心技艺,正成为新的齐鲁名片,让世界更加了解山东、热爱山东。

文化典籍“耀”世界,齐鲁文脉通古今。山东正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历久弥新的“山东文脉”,蕴藏在千古流传的典籍之中,也升腾于街市坊间的烟火气里。

(作者单位:德州日报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