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中国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办。德州市共有179家企业参展,涵盖装备制造、外贸进口、商贸流通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德州磅礴的市场潜力与活力,及在创新科技、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与成就,也为自身发展打开了新天地、新窗口。
当前,全国各个城市都在全力“上赶争”拼经济,德州有何比较优势,能在群星璀璨中崭露头角,成为年轻人喜欢的城市?未来,又如何将这一优势转化为持久的增长动力?
扩开放,奋力“直道冲刺”。进博会为全球企业搭建了大舞台,各地如何唱活“经济戏”?未来,开放之门只会越开越大,在开放大潮中奋力冲刺,是必由之路。展前贸易对接阶段,德州179家的企业家们就积极与参展商洽谈磋商,已达成意向采购额2500万美元。亮相进博会、参加广交会,今年以来,德州市不断“请进来”、“走出去”,拓“社交圈”、扩“朋友圈”,赴1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经贸交流活动,与30余个驻外使领馆、商协会建立联系机制,为企业走出去投资和外资招引牵线搭台。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增幅居全省第6位,实际境外投资增幅居全省第1位,QFLP利用外资走在全省前列,境外发债创新举措获省通报表扬,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连续8个月居全省前3位,展现出较强韧性,开放的步子越迈越实,越走越远。
强改革,推动“弯道超车”。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原动力,德州市作为山东省唯一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城市,改革的愿望更迫切、动力更强劲。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德州以改革破题,向堵点亮剑,深化“放管服”,练内功、强基础、巧超越,在全省率先推出“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建成国内首个地级市国际化政务服务专区,发布全国首部政务服务信用应用政府规章,“信易批”改革入选全国信用承诺特色案例。截至目前,全市新设市场主体10.27万户,同比增长40.58%,居全省第3位,累计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300家、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76家,“弯道超车”劲头更大、信心更足。
谋发展,实现“换道领跑”。德州不断在“换”字上作抉择,在“道”字上闯新路,在“领”字上拓目标,在“跑”字上打头阵。从“老字号”焕发新生到数字化转型“一枝独秀”,从“体育名城”到“文旅城市”,德州每一步走得都很踏实。德州扒鸡成为天猫“中华老字号焕新计划”启动首站,既守得住经典,又当得了网红。全省创新首发数字经济“用云量”指标体系,入选全省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市,打造省级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项目5个、“晨星工厂”271家、DCMM贯标试点企业128个,数量均居全省首位。“体育+文旅”模式逐渐升温,建成了全国唯一的体育用品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跟着赛事去旅行”助力区域文旅转型升级,德州不断在新赛道上跟跑、并跑,进而领跑。
向世界传递“德州好声音”,递出“德州好名片”,让世界了解德州,让德州走向世界,需要实干、苦干、巧干,让我们行动起来,锐意进取、接续奋斗,为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局面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德城区委政法委)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